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一、引言第11-21页
 (一) 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价格机制研究第13页
  2.农产品价格分析第13-14页
  3.原料奶价格分析第14-15页
  4.乳制品价格分析第15-16页
  5.已有文献中值得借鉴和不足之处第16页
 (三) 概念界定第16-18页
  1.原料奶第17页
  2.乳清粉第17页
  3.乳制品第17页
  4.液态奶第17-18页
  5.鲜奶第18页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研究目的第18页
  2.研究意义第18-19页
 (五) 研究方法第19-20页
 (六) 创新点和不足第20-21页
  1.创新点第20页
  2.不足第20-21页
二、中国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现状第21-28页
 (一) 原料奶价格现状第21-22页
 (二) 原料奶比价和差价分析第22-24页
  1.原料奶混合料比价分析第22-23页
  2.鲜奶原料奶差价分析第23-24页
  3.比价和差价反映的问题分析第24页
 (三) 中国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概况第24-27页
  1.中国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现状第24-26页
  2.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第26-27页
 (四) 小结第27-28页
三、原料奶供给研究第28-35页
 (一) 原料奶供给主体研究第28-31页
  1.原料奶供给主体概况第28-29页
  2.供给主体的成本收益情况第29-31页
  3.供给主体行为分析第31页
 (二) 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的供给面影响因素分析第31-34页
  1.原料奶产量第31-32页
  2.生产成本第32-33页
  3.价格预期第33-34页
 (三) 小结第34-35页
四、原料奶需求研究第35-47页
 (一) 原料奶需求主体研究第35-39页
  1.乳制品加工业概况第35页
  2.乳制品加工业产业集中度分析第35-38页
  3.乳制品加工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第38页
  4.乳制品加工业的利润和策略行为分析第38-39页
 (二) 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的需求面影响因素分析第39-46页
  1.城镇化水平第40-42页
  2.收入水平第42-43页
  3.消费偏好第43-44页
  4.乳制品价格第44-45页
  5.突发事件第45页
  6.替代品进出口第45-46页
 (三) 小结第46-47页
五、原料奶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47-53页
 (一) 原料奶市场现状分析第47页
 (二) 模型的构建第47-48页
 (三) 数据来源和处理第48-49页
 (四) 模型估计与分析第49-52页
  1.模型估计第49-50页
  2.模型结果讨论第50-52页
 (五) 小结第52-53页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3-56页
 (一) 结论第53-54页
 (二) 政策建议第54-56页
  1.建立合理的原料奶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第54页
  2.引导和鼓励奶农建立合作化组织第54页
  3.适当提高乳制品加工业准入门槛第54-55页
  4.建立联动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永嘉四灵的诗歌与禅宗
下一篇:两宋櫽括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