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康德法哲学之哲学奠基 | 第11-16页 |
(一) 人的二重本性:作为现象的人和本体的人 | 第11-14页 |
(二) 人的理性之二维运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 第14-15页 |
(三) 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 | 第15-16页 |
二、什么是“法”——康德法律哲学的核心 | 第16-20页 |
(一) 法哲学和道德哲学(狭义) | 第16-17页 |
(二) 法哲学和法理学之区别 | 第17页 |
(三) 法哲学视野下“法”的内涵 | 第17-19页 |
1. 什么是“法” | 第17-18页 |
2. 法的普遍原则 | 第18页 |
3. 法律强制性的法哲学根据 | 第18-19页 |
4. 法的一体两面:权利和强制 | 第19页 |
(四) 法的分类 | 第19-20页 |
1. 法律义务的分类 | 第19-20页 |
2. 法律权利的划分 | 第20页 |
三、康德的部门法律哲学思想 | 第20-31页 |
(一) 私法哲学 | 第21-25页 |
1. 私法的原则 | 第21-24页 |
2. 物权 | 第24-25页 |
(二) 公法哲学 | 第25-31页 |
1. 国家权力的正当性论证 | 第26-27页 |
2. 理念国家的要素 | 第27-30页 |
3. 反抗权 | 第30-31页 |
四、康德的法哲学是理性自然法 | 第31-43页 |
(一) 近代之前的西方自然法传统 | 第32-35页 |
(二) 霍布斯为代表的近代世俗自然法对自然法传统的转向及其理论缺陷 | 第35-37页 |
(三) 康德的理性自然法——对近代世俗自然法的超越 | 第37-43页 |
1.“自由意志之法”扬弃“自然欲望之法” | 第37-38页 |
2.“实践理性之法”取代“纯然意志之法” | 第38-41页 |
3.“合目的性之法”扬弃“无根之法” | 第41-43页 |
五、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