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古代语法(文言语法)论文

东汉佛经的“所”字研究

1 绪论第1-15页
   ·语料介绍第9-12页
     ·语言风格口语化第9-10页
     ·年代确定第10-11页
     ·真实第11-12页
     ·数量可观第12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第13-14页
   ·理论方法第14-15页
2 “NP+所”第15-24页
   ·“NP+所”表示地点第15-20页
     ·“NP+所”的两种性质第15-17页
     ·东汉佛经中表地点的“NP+所”第17-20页
       ·“NP+所_1”第17-18页
       ·“NP+所_2”第18-20页
         ·名词+所_2第18-19页
         ·代词+所_2第19-20页
   ·“NP+所_2”表示来源、对象第20-24页
     ·表来源第20-22页
     ·引出对象第22-24页
3 所字结构第24-33页
   ·所字结构第24-28页
     ·“所V”第24-25页
     ·“S所V”第25页
     ·“S之所V”第25-26页
     ·“所V者”第26-28页
   ·佛经中“所”字所组合的一些熟语第28-33页
     ·有所第28-29页
     ·无所第29-30页
     ·所有第30-31页
     ·所以第31-33页
       ·“所以……”第31页
       ·“所以……者”第31-32页
       ·“所以者……何”第32页
       ·连词“所以”第32-33页
4 何所第33-45页
   ·问处所第33-36页
     ·作宾语第33-35页
     ·作状语第35页
     ·作补语第35-36页
   ·表一般疑问第36-41页
     ·相当于“什么”第37-39页
     ·相当于“哪个、哪些”第39-40页
     ·相当于“为何、为什么”第40-41页
   ·“所”表示疑问第41-45页
     ·对地点提问第41-42页
     ·问事物、原因第42-45页
5 “为A所V”第45-55页
   ·“为A所V”第45-48页
     ·“为A所V”中的宾语第45-47页
       ·宾语可以是单音节名词第45-46页
       ·也可以是双(多)音节第46页
         ·有单纯性名词第46页
         ·有偏正词组第46页
         ·有并列词组第46页
       ·还可以由代词充任第46-47页
     ·“为A所V”式的谓语部分第47-48页
       ·单音节动词第47页
       ·并列短语第47-48页
   ·“为A所V”的变形第48-55页
     ·“为A所V_1所V_2”第48-49页
     ·“为所V”第49-50页
     ·“为A之所V”第50-51页
     ·“为A而所V”第51-52页
     ·“A所V”第52-53页
     ·“A之所V”第53页
     ·“所V”第53-55页
6 不定数“所”第55-63页
   ·少所第55-56页
     ·作定语第55-56页
     ·作宾语第56页
   ·几所第56-58页
     ·作定语第56页
     ·作宾语第56-58页
   ·诸所第58-59页
   ·尔所第59-61页
     ·表示数量多第59-61页
     ·表示数量少第61页
   ·是所第61-63页
     ·表示单数第61-62页
     ·表示复数第62-63页
7 佛经中的其他“所”字构词第63-70页
   ·我所第63-64页
   ·一切所第64-66页
   ·自在所第66-7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0-73页
科研成果简介第73-75页
后记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都市区理论及建设成德绵大都市区的构想
下一篇:中国电视体育新闻及其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