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36页 |
第一节 对世界现代经济起源的提问 | 第7-13页 |
第二节 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 | 第13-22页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轫 | 第13-14页 |
二、 明清经济内向化演进的形成 | 第14-17页 |
三、 明清经济内向化演进的原因 | 第17-20页 |
四、 内向化演进的后果 | 第20-22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理论框架和几点理论思考 | 第22-36页 |
一、 近代上海经济史研究状况及论文的研究取向 | 第22-25页 |
二、 资本主义全球化与近代上海经济的“半边缘”形态 | 第25-26页 |
三、 关于“激活--生长”说 | 第26-33页 |
四、 口岸经济模式--发展的“悖论” | 第33-36页 |
第二章 经济“生态”的嬗变与现代经济的初兴 | 第36-68页 |
第一节 进出口贸易与“商品链”的生成 | 第36-45页 |
一、 贸易的扩大与商品形态的普遍化 | 第36-38页 |
二、 移民潮与生活消费商品化 | 第38-40页 |
三、 上海国内商品流通链的发轫 | 第40-45页 |
第二节 列强与“半边缘”市场的形塑 | 第45-54页 |
一、 条约制度和租界割据 | 第45-47页 |
二、 买办制度与商业成本 | 第47-50页 |
三、 外资银行与钱庄结合的金融秩序 | 第50-52页 |
四、 建立了若干为外贸服务的外资企业 | 第52-54页 |
第三节 市场机制与生产社会化 | 第54-63页 |
一、 “轮运-电讯时代”与市场关系的变化 | 第55-56页 |
二、 “丝茶-棉织品外贸结构”与专业化生产空间 | 第56-58页 |
三、 市场机制的形成与生产社会化 | 第58-61页 |
四、 外来资源与新的市场主体的出现 | 第61-63页 |
第四节 私人工业投资的社会化倾向 | 第63-68页 |
第三章 上海经济发展的若干基本因素和形态分析(上) | 第68-119页 |
第一节 全国中心市场:结构与关系 | 第68-83页 |
一、 20世纪上叶上海市场的结构性扩张 | 第68-73页 |
二、 上下行市场的流通体系 | 第73-76页 |
三、 口岸与农村:市场两极及制导作用 | 第76-78页 |
四、 中心市场与统一市场 | 第78-83页 |
第二节 市场竞争的多元化、国际化 | 第83-102页 |
一、 结构变迁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 第83-87页 |
二、 竞争国际化与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 | 第87-102页 |
第三节 上海“资源”与社会化生产 | 第102-119页 |
一、 口岸与生产资料的供给 | 第102-107页 |
二、 租界环境与资本、资金的聚集 | 第107-113页 |
三、 移民资源与沪地经济发展 | 第113-119页 |
第四章 上海经济发展若干基本因素和形态分析(下) | 第119-169页 |
第一节 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工业化之制约 | 第119-147页 |
一、 进口商品结构与进口替代及工业化 | 第119-127页 |
二、 出口商品结构对工业化的影响 | 第127-133页 |
三、 外贸形态与工业化的外部条件 | 第133-147页 |
第二节 “过度”商业化与“有限”工业化--论商业化、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 第147-169页 |
一、 上海口岸过度商业化的几种表现 | 第148-154页 |
二、 过度商业化对工业的制约 | 第154-159页 |
三、 商业循环与市场经济的浅化 | 第159-169页 |
第五章 “海派社会”与资本主义三题--上海经济社会变迁若干特点简析 | 第169-201页 |
第一节 移民社会与商业精神、制度变迁 | 第169-177页 |
一、 生存竞争与商业精神 | 第169-172页 |
二、 社会关系市场化与制度变迁 | 第172-177页 |
第二节 财富、权力和社会结构 | 第177-193页 |
一、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的展开 | 第177-182页 |
二、 财富、权力与社会分层变迁及特权阶层 | 第182-187页 |
三、 上海经济社会的功能群体(组织)与社会控制 | 第187-193页 |
第三节 一个个案研究--民族资本与上海帮会之关系 | 第193-201页 |
一、 民族资本的生存竞争与上海帮会 | 第193-195页 |
二、 帮会势力向工商金融实业界的渗透 | 第195-196页 |
三、 畸形社会的畸形关系 | 第196-201页 |
结语:关于发展问题的思考 | 第201-211页 |
一、 发展形态:对二元结构特点的思考 | 第201-203页 |
二、 关于发展中的协调与不协调的思考 | 第203-206页 |
三、 关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思考 | 第206-211页 |
附: | 第211-217页 |
文献举要: | 第211-217页 |
(一) 参考理论著作举要 | 第211-212页 |
(二) 参考学术著作举要 | 第212-213页 |
(三) 参考文献资料 | 第213-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