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9-14页 |
·国内研究状况与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体系结构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体系结构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差错的形成机理及理论模型研究 | 第17-29页 |
·引言 | 第17页 |
·差错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差错的定义 | 第17-18页 |
·差错的特点 | 第18页 |
·差错的种类 | 第18-19页 |
·差错产生的机理分析 | 第19-27页 |
·人的因素 | 第20-24页 |
·环境因素 | 第24-25页 |
·管理因素 | 第25-26页 |
·机器因素 | 第26-27页 |
·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 第27页 |
·基于广义的S—O—R人为差错因素模型的分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机电产品防差错设计的体系结构研究 | 第29-42页 |
·引言 | 第29页 |
·防差错设计体系结构模型 | 第29-30页 |
·防差错设计体系的组成及内涵 | 第30-41页 |
·防差错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30-31页 |
·防差错设计的设计环境 | 第31-33页 |
·防差错设计目的与原则 | 第33-34页 |
·防差错设计的设计流程 | 第34-36页 |
·防差错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36-37页 |
·防差错设计的设计方法和工具 | 第37-40页 |
·防差错设计的设计评审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EPDFX防差错设计内容及技术研究 | 第42-64页 |
·引言 | 第42页 |
·防差错设计的要求和应用原理 | 第42-44页 |
·产品寿命周期与防差错设计策略 | 第44-48页 |
·产品寿命周期 | 第44-46页 |
·面向产品寿命周期的防差错设计策略 | 第46-48页 |
·面向产品制造的防差错设计(EPDFP) | 第48-58页 |
·产品防差错设计 | 第48-53页 |
·防差错装置设计 | 第53-58页 |
·面向产品使用的防差错设计(EPDFU)及关键技术 | 第58-61页 |
·EPDFU的原则 | 第58-59页 |
·EPDFU的主要内容 | 第59-60页 |
·EPDFU的主要技术 | 第60-61页 |
·面向产品维修的防差错设计(EPDFM)及关键技术 | 第61-63页 |
·产品维修差错 | 第61页 |
·EPDFM的主要技术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防差错设计体系的实施策略研究 | 第64-70页 |
·引言 | 第64页 |
·树立零缺陷管理理念 | 第64-65页 |
·改进管理模式,实现标准化 | 第65-66页 |
·形成良好机制 | 第66-67页 |
·开展人员培训 | 第67-68页 |
·应用PDCA循环,“七步法”实施防差错设计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70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A.攻读硕士期间作者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
B. 攻读硕士期间作者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