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Lhca基因的克隆和光照在转录水平对其表达的调控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6页 |
·引言 | 第14-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8-3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3页 |
·研究评述 | 第33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研究目标 | 第33-3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36-46页 |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植物材料 | 第36页 |
·菌体 | 第36页 |
·引物 | 第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仪器 | 第37页 |
·软件 | 第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46页 |
·毛竹实生苗的培育 | 第37页 |
·毛竹实生苗不同光照处理 | 第37-38页 |
·总RNA 提取与cDNA 合成 | 第38页 |
·RACE 第一条链cDNA 的合成 | 第38-39页 |
·PCR 反应体系及琼脂糖电泳 | 第39-41页 |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41页 |
·克隆载体的连接 | 第41-42页 |
·连接产物的纯化和电击转化 | 第42-43页 |
·质粒提取与酶切分析 | 第43-44页 |
·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第44页 |
·QPCR 方法的选择 | 第44页 |
·QPCR 样品cDNA 的准备 | 第44-45页 |
·QPCR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45页 |
·比较Ct 值法分析基因的表达量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6-95页 |
·试验结果 | 第46-53页 |
·LhcaPe01 基因的克隆 | 第46-48页 |
·LhcaPe02 基因的克隆 | 第48-50页 |
·LhcaPe03 基因的克隆 | 第50页 |
·LhcaPe04 基因的克隆 | 第50-51页 |
·管家基因的克隆 | 第51-52页 |
·Real-Time PCR 扩增 | 第52-53页 |
·试验分析 | 第53-92页 |
·LhcaPe01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3-57页 |
·LhcaPe02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7-60页 |
·LhcaPe03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60-63页 |
·LhcaPe04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63-66页 |
·毛竹Lhca 四种基因比较 | 第66-70页 |
·刚竹属毛竹、红壳竹和角竹同源性比较 | 第70-73页 |
·实时定量PCR 扩增分析 | 第73-86页 |
·不同光照下毛竹叶绿素荧光特性 | 第86-92页 |
·小结 | 第92-9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5-100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讨论 | 第97-99页 |
·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0页 |
附录 缩略词表 | 第110-111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