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综述与总体构思 | 第10-21页 |
1 前言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阅读障碍概念 | 第11页 |
·西方对阅读障碍认知加工缺陷的研究 | 第11-13页 |
·语言学层次对阅读障碍的认知解释 | 第11-13页 |
·非语言学层次阅读障碍理论的发展 | 第13页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认知缺陷研究 | 第13-14页 |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亚类型研究 | 第14-18页 |
3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 第18-21页 |
·问题提出 | 第18页 |
·研究方案 | 第18-21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假设 | 第18-19页 |
·研究设计 | 第19页 |
·本研究被试的选择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21-46页 |
1 研究一: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研究 | 第21-34页 |
·实验1: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语素意识研究 | 第21-23页 |
·目的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页 |
·被试 | 第21页 |
·实验结果 | 第21-2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2-23页 |
·实验2: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语音意识研究 | 第23-25页 |
·目的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页 |
·被试 | 第23-24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4-25页 |
·实验3: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正字法意识研究 | 第25-27页 |
·目的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页 |
·被试 | 第25页 |
·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6-27页 |
·实验4: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快速命名研究 | 第27-29页 |
·目的 | 第27-28页 |
·方法 | 第28页 |
·实验结果 | 第2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8-29页 |
·实验5: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短时记忆研究 | 第29-31页 |
·目的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0页 |
·实验结果 | 第3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0-31页 |
·实验6: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工作记忆研究 | 第31-34页 |
·目的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页 |
·被试 | 第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2-34页 |
2 研究二:认知缺陷对汉语阅读障碍的预测 | 第34-37页 |
·方法 | 第34页 |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3 研究三:汉语阅读障碍的内部认知差异性 | 第37-41页 |
·方法 | 第37页 |
·结果 | 第37-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4 研究四:汉语阅读障碍的亚类型 | 第41-46页 |
·研究方法 | 第41页 |
·结果 | 第41-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三部分 总讨论与结论 | 第46-51页 |
1 总讨论 | 第46-49页 |
·关于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加工差异 | 第46-47页 |
·汉语阅读障碍的认知缺陷及其差异 | 第47-48页 |
·汉语阅读障碍亚类型 | 第48-49页 |
2 结论 | 第49页 |
3 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