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烷绿色氧化合成环己酮(醇)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烷烃氧化的意义 | 第11页 |
| ·环己酮和环己醇的生产及其用途 | 第11-16页 |
| ·环己酮和环己醇的工业用途 | 第11-12页 |
| ·环己酮和环己醇的生产制备方法 | 第12-16页 |
| ·绿色化学 | 第16-25页 |
| ·绿色化学的重要性[25,26] | 第16-17页 |
| ·绿色化学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绿色氧化 | 第18-25页 |
| ·研究方案及内容 | 第25页 |
| ·研究方案 | 第25页 |
| ·论文所讨论的内容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2章 金属盐催化氧化环己烷的研究 | 第26-34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 ·反应原理 | 第26-2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 ·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 ·金属盐类氧化效果的比较 | 第29页 |
| ·溶剂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2页 |
| ·适宜条件下的验证实验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杂多酸催化氧化环己烷的研究 | 第34-40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 ·反应原理 | 第34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 ·分析方法 | 第3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 ·杂多酸催化剂对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36页 |
|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适宜条件下的验证实验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钨酸复配体系催化氧化环己烷的研究 | 第40-46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 ·反应原理 | 第4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 ·分析方法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 ·助催化剂的筛选 | 第41-42页 |
| ·助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页 |
| ·适宜条件下的验证实验 | 第44-45页 |
| ·本章小节 | 第45-46页 |
| 第5章 CF 催化氧化环己烷的研究 | 第46-51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 ·反应原理 | 第46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 ·分析方法 | 第47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8页 |
|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8-49页 |
| ·适宜条件下的验证实验 | 第49-50页 |
|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详细摘要 | 第58-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