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序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意义 | 第9-2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3页 |
·专业背景 | 第9-10页 |
·历史背景 | 第10-12页 |
·现实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教师在职培训 | 第15页 |
·教师教育 | 第15-16页 |
·岗位培训 | 第16页 |
·师范教育 | 第16页 |
·学历补偿教育 | 第16页 |
·继续教育 | 第16-17页 |
·教师专业发展 | 第17页 |
·教师培训模式 | 第17-18页 |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 第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途径 | 第19页 |
·研究的步骤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教师在职培训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40页 |
·国外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综述 | 第20-23页 |
·以法的形式确立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 第20-21页 |
·国外教师在职培训各种不同的制度 | 第21-23页 |
·国内外教师在职培训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国外教师在职培训的理论研究状况 | 第23-25页 |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理论研究状况 | 第25页 |
·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25-40页 |
·对英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考察 | 第25-28页 |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发展综述 | 第28-35页 |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发展综述 | 第35-40页 |
第三章 连云港市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 第40-64页 |
·调查方案 | 第40-44页 |
·调查目的 | 第40页 |
·调查对象 | 第40-41页 |
·调查内容 | 第41页 |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41-44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4-50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目的 | 第44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愿望和机会 | 第44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类型 | 第44-46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 | 第46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 | 第46-47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模式 | 第47-48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条件 | 第48页 |
·教师在职培训中的培训者 | 第48-49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 | 第49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评价方式 | 第49-50页 |
·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页 |
·教师在职培训的现场考察 | 第50-53页 |
·教师培训课堂观察 | 第50-52页 |
·教师在职培训现场考察的解读 | 第52-53页 |
·访谈 | 第53-55页 |
·访谈提纲 | 第53-54页 |
·对市级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的访谈 | 第54-55页 |
·对研究生班的访谈 | 第55页 |
·调查结论——连云港市市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得与失 | 第55-64页 |
·连云港市市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成绩 | 第55-57页 |
·连云港市市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第57-64页 |
第四章 连云港市市区教师在职培训的建议 | 第64-75页 |
·明确培训目标 | 第64页 |
·更新培训的观念 | 第64-65页 |
·革新培训体制 | 第65-67页 |
·推进教师在职培训的一体化进程 | 第65页 |
·建立新型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 第65-66页 |
·激活教师在职培训的运行机制 | 第66页 |
·健全教师资格认证 | 第66页 |
·制订配套的培训政策 | 第66页 |
·完善教师在职培训激励制度 | 第66-67页 |
·了解培训需求 | 第67-68页 |
·加大培训投入 | 第68页 |
·丰富培训方式 | 第68-69页 |
·培训时间可由教师进行选择 | 第68页 |
·培训空间可由教师进行选择 | 第68页 |
·提供贴近教师可供选择的培训方式 | 第68-69页 |
·培训形式不拘一格 | 第69页 |
·重视参与式培训 | 第69页 |
·倡导教育科研 | 第69-70页 |
·开展校本研修 | 第70-71页 |
·整合培训资源 | 第71-72页 |
·开发优质的教师在职培训资源 | 第71页 |
·加强区级教师在职培训中心的建设 | 第71-72页 |
·生成富有活力的培训网络资源 | 第72页 |
·形成共享的教师在职培训资源利用体系 | 第72页 |
·重视培训者的培训 | 第72-73页 |
·重视职培训反馈 | 第73-74页 |
·重构评价体系 | 第74-75页 |
·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 | 第74页 |
·要把握对培训学员评价的原则 | 第74-7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1 | 第79-80页 |
附录2 | 第80-84页 |
后记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