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8页 |
| ·世界红柱石资源状况 | 第12-13页 |
| ·我国红柱石资源状况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红柱石选冶加工状况 | 第14-16页 |
| ·红柱石的特性 | 第16页 |
| ·红柱石的应用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试样工艺矿物学研究 | 第18-53页 |
| ·矿区地质特征 | 第18-19页 |
|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 第19-22页 |
| ·试样的采集 | 第19-20页 |
| ·采样方案 | 第19页 |
| ·样品的采取 | 第19页 |
| ·样品的代表性 | 第19-20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20-22页 |
| ·样品的加工 | 第20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20-22页 |
| ·矿石类型与结构构造 | 第22-23页 |
| ·矿石自然类型 | 第22页 |
| ·矿石结构与构造 | 第22-23页 |
| ·矿石结构 | 第22-23页 |
| ·矿石构造 | 第23页 |
| ·矿石物质组成研究 | 第23-25页 |
| ·原矿石光谱半定量全分析 | 第23-24页 |
| ·矿石化学多项分析 | 第24页 |
| ·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含量 | 第24-25页 |
| ·矿石中有用及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 | 第25-27页 |
| ·有用元素铝在矿物中的分布 | 第25页 |
| ·有害元素钛在矿物中的分布 | 第25-26页 |
| ·有害元素铁在矿物中的分布 | 第26页 |
| ·矿石中钛和铁的赋存状态 | 第26-27页 |
| ·矿石中主要矿物的工艺特征 | 第27-38页 |
| ·主要矿物在不同电流强度下的比磁化率 | 第27页 |
| ·红柱石[Al_2(SiO_4)O]工艺特征 | 第27-35页 |
| ·红柱石晶体形态 | 第27-29页 |
| ·红柱石物理性质 | 第29页 |
| ·红柱石的光性特征 | 第29-30页 |
| ·红柱石单矿物化学分析结果 | 第30页 |
| ·红柱石单矿物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30页 |
| ·红柱石单矿物"X-衍射"分析结果 | 第30-32页 |
| ·红柱石"黑十字"包体部分特性 | 第32页 |
| ·红柱石风化产物 | 第32-35页 |
| ·铁铝榴石[Fe_3Al_2(SiO_4)_3]工艺特征 | 第35-36页 |
| ·晶体特征 | 第35页 |
| ·物理性质 | 第35页 |
| ·单矿物化学分析 | 第35-36页 |
| ·十字石[Fe_2Al_9(SiO_4)O_7(OH)]工艺特征 | 第36页 |
| ·晶体特征 | 第36页 |
| ·十字石的单矿物化学简项分析 | 第36页 |
| ·石英[SiO_2]工艺特征 | 第36-37页 |
| ·黑云母[(H、K)_2(Mg、Fe)_2Al_2(SiO_4)_3]工艺特征 | 第37页 |
| ·钛铁矿[FeTiO_3]工艺特征 | 第37-38页 |
| ·碳质[C]工艺特征 | 第38页 |
| ·脉石比重的测定 | 第38页 |
| ·矿石中主要矿物的部分特征照片 | 第38-51页 |
| ·特征照片说明 | 第38-43页 |
| ·光片在反光显微镜下矿物组成及结构特征照片 | 第43-48页 |
| ·薄片透光显微镜矿物组成及结构特征 | 第48-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三章 试样物相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53-58页 |
| ·红柱石单矿物的制备与成份分析 | 第53页 |
| ·物相分析条件试验 | 第53-56页 |
| ·有效溶剂的选择试验 | 第53-54页 |
| ·单矿物在不同浸泡温度下的溶解率试验 | 第54页 |
| ·单矿物在不同浸泡时间下的溶解率试验 | 第54页 |
| ·矿物粒度对溶解率的影响试验 | 第54-55页 |
| ·十字石的校正 | 第55页 |
| ·标准回收与方法精密度试验 | 第55-56页 |
| ·标准回收试验 | 第55-56页 |
| ·方法精密度 | 第56页 |
| ·物相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红柱石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 第58-84页 |
| ·试验所用主要设备及药剂 | 第58-59页 |
| ·试验所用的主要设备 | 第58页 |
| ·试验所用的主要药剂及生产厂家 | 第58-59页 |
| ·原矿粒度的筛分分析 | 第59-60页 |
| ·选矿原则流程的确定 | 第60-62页 |
| ·原矿分级摩擦抛尾试验 | 第62-68页 |
| ·原矿筛分分级 | 第62页 |
| ·-25+5mm原矿摩擦抛尾条件试验 | 第62-65页 |
| ·磨擦介质充填率试验 | 第62-63页 |
| ·磨擦时间试验 | 第63-65页 |
| ·-5+1mm原矿摩擦抛尾条件试验 | 第65-67页 |
| ·磨擦介质充填率试验 | 第65-66页 |
| ·磨擦时间试验 | 第66-67页 |
| ·粒级原矿批量摩擦抛尾验证试验 | 第67-68页 |
| ·浮沉试验 | 第68-72页 |
| ·-25+5mm粒级粗精矿的浮沉试验 | 第68-70页 |
| ·试验样品的制备 | 第68页 |
| ·浮沉试验 | 第68-70页 |
| ·-15+5mm重介中矿破碎后再浮沉试验 | 第70页 |
| ·-5+1mm粒级粗精矿的浮沉试验 | 第70-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干式强磁选试验 | 第72-74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72页 |
| ·干式强磁选试验 | 第72-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浮选试验 | 第74-78页 |
| ·样品的配制 | 第74页 |
| ·浮选试验 | 第74-76页 |
| ·流程稳定性验证试验 | 第76-77页 |
| ·小结 | 第77-78页 |
| ·全流程选别试验指标汇总 | 第78页 |
| ·试验结果总结 | 第78页 |
| ·试验的数质量流程图 | 第78页 |
| ·红柱石精矿产品质量分析 | 第78-84页 |
| ·-3+1mm粒级红柱石精矿质量分析 | 第78-79页 |
| ·-1+0.5mm粒级红柱石精矿质量分析 | 第79页 |
| ·-0.5mm粒级红柱石精矿质量分析 | 第79页 |
| ·红柱石精矿耐火性指标分析 | 第79-84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作者简介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