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中国税收通则法争讼编立法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税收争讼编立法的理论基础第11-18页
 一、程序正义理论第11-14页
  (一) 两种不同的程序价值理论第11-13页
  (二) 程序法的价值与税收争讼编的立法第13-14页
 二、权利保障理论第14-18页
  (一) 从对征税权的特性看权利保障的必要性第15-16页
  (二) 从人权理论分析权利保障的必要性第16-18页
第二章 税收争讼制度国际立法例及借鉴第18-25页
 一、税收争讼制度国际立法例第18-23页
  (一) 德国税收争讼制度及立法模式第18-20页
   1. 德国租税通则介绍第18页
   2. 德国税收争讼制度第18-20页
   3. 德国租税通则中关于德国税收争讼制度的立法结构第20页
  (二) 日本税收争讼制度的立法模式第20-23页
   1. 日本的国税通则法介绍第20-21页
   2. 日本的税法争讼制度介绍第21-22页
   3. 日本国税通则法中关于税收争讼制度的立法结构第22-23页
  (三) 其他国家税收争讼制度的立法情况第23页
 二、税收争讼制度国际立法例对我国的借鉴第23-25页
第三章 税收争讼编立法的框架与内容第25-30页
 一、税收争讼编的地位与作用第25-27页
  (一) 维护正常税收秩序第25-26页
  (二) 监督征税权第26页
  (三) 保护纳税人权利第26-27页
 二、税收争讼编的内容与框架第27-29页
  (一) 税收争讼编的内容第27-28页
  (二) 税收争讼编的框架第28-29页
   1. 税收行政复议第28-29页
   2. 税收行政诉讼第29页
   3. 税收国家赔偿第29页
   4. 税收刑事诉讼第29页
 三、税收争讼编与相关法律的协调第29-30页
第四章 税收争讼编立法的若干重点问题研究第30-40页
 一、税收行政救济模式第30-32页
  (一) 我国税收行政救济的现状及常见模式第30-31页
  (二) 税收行政复议前置模式的弊端及选择第31-32页
 二、税收行政复议制度研究第32-33页
  (一) 税收复议机构的独立性第32-33页
  (二) 废止先行纳税或提供相应担保的规定第33页
 三、税收司法保障体制研究第33-36页
  (一) 税收法院和税收警察第33-35页
  (二) 税收小额诉讼第35-36页
  (三) 准刑罚的设立及处罚程序研究第36页
 四、纳税人诉讼研究第36-40页
  (一) 纳税人诉讼的理论基础——税收价格论第36-37页
  (二) 建立纳税人诉讼的必要性和纳税人诉讼的性质第37-39页
  (三) 纳税人诉讼的制度对策第39-40页
第五章 “中国税收通则法争讼编”立法条文建议第40-45页
 一、税收行政复议第40-42页
 二、税收行政诉讼第42-43页
 三、税收刑事诉讼第43-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PPP模式及其发展瓶颈研究
下一篇:戊糖对粕类蛋白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