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PP模式及其发展瓶颈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国外PPP模式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国内PPP模式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研究重点和难点及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研究的可行性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本研究的可行性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PPP模式的概念界定及其使用范围分析 | 第14-22页 |
·PPP模式的内涵 | 第14-18页 |
·PPP模式的定义研究 | 第14-16页 |
·几种狭义PPP模式的概念 | 第16-18页 |
·PPP模式的优点及其使用范围 | 第18-21页 |
·PPP模式的优点 | 第18-20页 |
·PPP模式的应用范围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 第22-36页 |
·PPP模式在我国应用必要性和现状 | 第22-25页 |
·PPP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我国PPP模式的应用现状 | 第24-25页 |
·PPP模式运作分析 | 第25-30页 |
·PPP模式的目标 | 第25-26页 |
·PPP模式的组织结构 | 第26-27页 |
·PPP模式的运作程序 | 第27-30页 |
·PPP模式的风险 | 第30-34页 |
·PPP模式风险的特征 | 第31页 |
·PPP模式风险的构成 | 第31-33页 |
·PPP模式风险的分配原则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我国PPP模式发展的瓶颈研究 | 第36-45页 |
·案例分析 | 第36-40页 |
·案例一:茶涪路长寿连接线项目 | 第36-38页 |
·案例二:沈阳第八水厂项目 | 第38-39页 |
·案例三:杭州湾大桥项目 | 第39-40页 |
·PPP模式发展的瓶颈 | 第40-44页 |
·缺少统一的法规 | 第40-41页 |
·风险管理困难 | 第41页 |
·私人部门融资存在障碍 | 第41-42页 |
·价格难以确定 | 第42页 |
·盲目承诺投资回报率 | 第42-43页 |
·政府角色难以转变 | 第43页 |
·缺乏专业化的机构和人才 | 第43页 |
·私营企业整体素质不平衡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45-50页 |
·完善法律制度 | 第45-46页 |
·加强风险管理 | 第46页 |
·拓宽融资渠道 | 第46页 |
·合理确定价格 | 第46-47页 |
·转变政府角色 | 第47-48页 |
·建立有效机制 | 第48-49页 |
·培养专业人才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