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探析--以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社会背景 | 第11-12页 |
·专业背景 | 第12页 |
·国内外高校景观设计现状研究 | 第12-14页 |
·国外现状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现状研究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资料文献 | 第15页 |
·参观调研 | 第15页 |
·案例分析 | 第15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现状调研及分析和思考 | 第17-24页 |
·调研地点的选取 | 第17页 |
·调研问卷的内容 | 第17页 |
·调研问卷统计分析 | 第17-19页 |
·调研总结提出问题 | 第19-23页 |
·校园景观缺乏系统化设计 | 第19-21页 |
·景观空间节点缺乏序列性 | 第21页 |
·超常的比例与尺度 | 第21-22页 |
·植物配置单一 | 第22-23页 |
·停车设施缺乏统一管理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相关概念阐述及国内外高校景观设计发展沿革 | 第24-36页 |
·相关概念阐述 | 第24-27页 |
·景观的概念 | 第24页 |
·景观设计的概念 | 第24页 |
·景观设计要素 | 第24-25页 |
·景观设计的方法 | 第25-27页 |
·景观空间的构成 | 第27页 |
·国外高校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 第27-30页 |
·早期的学校 | 第27-28页 |
·中世纪的学校 | 第28-29页 |
·近代大学校园 | 第29-30页 |
·国外大学校园景观的特点 | 第30页 |
·国内高校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 第30-35页 |
·古代学堂 | 第30-32页 |
·近代学堂 | 第32-33页 |
·解放后创办的学校 | 第33-34页 |
·国内大学校园景观的特点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西安市高校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 第36-45页 |
·高校景观设计的特点 | 第36-39页 |
·展现特色的地域文化 | 第36-37页 |
·具有崇高的人文精神 | 第37页 |
·体现独特的研究专业 | 第37-38页 |
·创造舒适的景观环境 | 第38-39页 |
·高校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39-41页 |
·功能性原则 | 第39-40页 |
·安全性原则 | 第40页 |
·生态性原则 | 第40-41页 |
·济性原则 | 第41页 |
·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需求 | 第41-44页 |
·人的行为活动 | 第41-42页 |
·人的行为习惯 | 第42-43页 |
·人的行为类型 | 第43页 |
·人的行为尺度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西安市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的思路及方法 | 第45-58页 |
·设计思路 | 第45-46页 |
·收集资料、现场调研 | 第46-47页 |
·区位分析 | 第46-47页 |
·现状研究 | 第47页 |
·系统考虑、整体把握 | 第47-51页 |
·主题风格 | 第47页 |
·轴线序列 | 第47-48页 |
·道路体系 | 第48-50页 |
·功能分区 | 第50-51页 |
·节点设计、细部深入 | 第51-57页 |
·入口 | 第51-52页 |
·边界 | 第52-53页 |
·广场 | 第53-54页 |
·水景 | 第54-55页 |
·绿化 | 第55-56页 |
·雕塑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案例运用——校园入口景观规划设计 | 第58-66页 |
·背景研究 | 第58页 |
·现状问题 | 第58页 |
·设计定位 | 第58-60页 |
·定位分析 | 第58-59页 |
·定位理念 | 第59页 |
·定位目标 | 第59-60页 |
·设计理念 | 第60-61页 |
·全局考虑,整体设计 | 第60页 |
·尊古崇今,天人合一 | 第60-61页 |
·兼容并蓄,特色生辉 | 第61页 |
·总体设计 | 第61-63页 |
·功能分区 | 第61-62页 |
·交通分析 | 第62-63页 |
·节点设计 | 第63-65页 |
·铺装分析 | 第63-64页 |
·绿化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图表清单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