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绪论第8-21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 文献综述第8-21页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8-15页
  2. 教学效能第15-19页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感的定义第19页
  4.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9-21页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第21-24页
 (一) 研究目的第21-22页
 (二) 研究对象第22页
 (三) 研究材料第22页
 (四) 研究程序第22页
 (五) 数据处理第22-24页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4-32页
 (一)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测量维度第24-27页
 (二)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总体特征及分析第27页
 (三) 不同群体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差异比较及分析第27-32页
  1.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及分析第27-29页
  2.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学历差异及分析第29页
  3.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教龄差异及分析第29-30页
  4.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学科差异及分析第30-31页
  5.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不同学校差异及分析第31-32页
  6.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不同职称差异及分析第32页
四、结论与建议第32-43页
 (一) 讨论第32-34页
  1.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性别特征第32-33页
  2.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学历特征第33页
  3.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教龄特征第33-34页
  4.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学科特征第34页
  5.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学校特征第34页
  6.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感的职称特征第34页
 (二) 结论第34-35页
 (三)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的意义及建议第35-43页
  1.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的意义第35-38页
  2.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的建议第38-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第46-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及生物学机制探讨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与吸烟的关系和相关分子遗传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