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问题起源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四)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二、广西高职院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探讨 | 第16-36页 |
(一)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 第16-25页 |
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思想 | 第16-19页 |
2、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 | 第19-22页 |
3、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 第22-25页 |
(二) 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特点的理论分析 | 第25-27页 |
1、学习目标分析 | 第25-26页 |
2、学生特点分析 | 第26页 |
3、教学目标分析 | 第26-27页 |
4、教学策略、手段、测评方式 | 第27页 |
(三) 高职院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思想 | 第27-31页 |
1、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 第27-28页 |
2、培养高职院校新型人才观的需要 | 第28-30页 |
3、改进高职院校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 | 第30页 |
4、终身教育的需要 | 第30-31页 |
(四) 高职院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原则 | 第31-33页 |
1、目的性原则 | 第31页 |
2、主体性原则 | 第31页 |
3、效益性原则 | 第31-32页 |
4、创造性原则 | 第32页 |
5、反馈性原则 | 第32-33页 |
(五) 高职院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依据 | 第33-36页 |
1、视听教育理论 | 第33页 |
2、传播理论 | 第33-34页 |
3、学习理论 | 第34-35页 |
4、系统理论 | 第35-36页 |
三、广西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状况 | 第36-38页 |
(一)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的情况 | 第36页 |
(二) 20 世纪70 至90 年代的情况 | 第36-37页 |
(三) 21 世纪的情况 | 第37-38页 |
四、广西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 第38-47页 |
(一) 广西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生问卷调查与结果统计 | 第38-43页 |
1、调查的主要方面 | 第38页 |
2、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 | 第38页 |
3、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4、建议 | 第41-43页 |
(二) 广西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43-47页 |
1、广西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 | 第43-44页 |
2、广西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存在问题 | 第44-46页 |
3、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6-47页 |
五、国外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做法及借鉴 | 第47-55页 |
(一) 国外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做法 | 第47-52页 |
1、德国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做法 | 第47-49页 |
2、美国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做法 | 第49-52页 |
(二) 国外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我们的启示 | 第52-55页 |
1、政府重视企业参与 | 第52-53页 |
2、重视塑造人文精神从深层次上挖掘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 第53页 |
3、不断创新,突破现状,实现跨越 | 第53-55页 |
六、广西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 | 第55-62页 |
(一) 更新观念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 第55-57页 |
1、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要求 | 第55-56页 |
2、积极转变教师观念使之适应现代教育技术要求 | 第56-57页 |
3、转变教师观念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57页 |
(二) 加大投入多方筹措经费来源 | 第57-58页 |
1、努力挖掘自身优势筹措必要经费 | 第57-58页 |
2、与企业挂钩争取更多资金来源 | 第58页 |
3、建立专项基金扶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 第58页 |
4、建立和完善经费管理机制 | 第58页 |
(三) 强化管理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考核机制 | 第58-62页 |
1、政府行政手段支持建立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体系 | 第58-59页 |
2、加强培训重视考核 | 第59-60页 |
3、大力发展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教材和课件 | 第60页 |
4、认清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积极应对社会的挑战 | 第60-62页 |
七、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件1 | 第66-67页 |
附件2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