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6页 |
| 2 研究现状 | 第6-8页 |
| ·有关汉语双音节词的研究 | 第6-7页 |
| ·有关动词转指名词研究 | 第7-8页 |
| 3 双音节词转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新的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双音节动词转指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 1 典型范畴和原型理论(认知角度) | 第11-12页 |
| 2 动词的论元(语义角度) | 第12-13页 |
| 3 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 第13-14页 |
| 4 重新分析理论(语用角度)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双音节动词转指名词的类型 | 第16-30页 |
| 1 动词和名词 | 第16-17页 |
| 2 自指和转指 | 第17-18页 |
| 3 动转名的判定 | 第18-22页 |
| ·判定动转名还是名转动的标准 | 第18-21页 |
| ·对于离合词的处理 | 第21-22页 |
| 4 从历时的角度看动、名关系 | 第22-25页 |
| 5 双音节动词转指名词的类型 | 第25-30页 |
| 第四章 双音节动词转指名词的相关分析和解释 | 第30-43页 |
| 1 相同结构关系的双音节动词转指类型不同 | 第30-36页 |
| ·动宾式双音词转指特点 | 第30-32页 |
| ·并列式双音词转指特点 | 第32-34页 |
| ·偏正式双音词转指特点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页 |
| 2 动宾式、并列式、偏正式居多的原因 | 第36-37页 |
| ·不同结构关系的双音节词自身数量上的原因 | 第36页 |
| ·语义上的制约 | 第36-37页 |
| 3 发生转指的主谓式与补充式很少的相关解释 | 第37-38页 |
| ·不同结构关系的双音节词自身数量上的原因 | 第37页 |
| ·语义上的制约 | 第37-38页 |
| 4 转指类型:受事>施事>工具>与事 | 第38-43页 |
| ·受事>施事的相关分析和解释 | 第39-42页 |
| ·结果>对象的相关分析和解释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43-44页 |
| 附录 | 第44-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