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参与治理的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3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课题的目标第10页
 四、研究内容第10页
 五、课题研究方法第10-13页
第二章 参与治理理论的产生第13-21页
 一、参与治理的内涵与形式第13-16页
  (一) 治理与参与治理第13-14页
  (二) 参与治理的特征第14-15页
  (三) 参与治理的表现形式第15-16页
 二、参与治理的理论渊源第16-18页
  (一) 民主政治理论第16-17页
  (二) 民主行政理论第17页
  (三) 新公共行政理论第17页
  (四) 治理理论第17-18页
  (五)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8页
 三、参与治理的现实基础第18-21页
  (一) 传统等级官僚制弊端凸显第18-19页
  (二) 公民社会日益壮大第19页
  (三) 政府管理面临全球化挑战第19-20页
  (四) 网络提供技术基础第20-21页
第三章 国外参与治理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1-26页
 一、国外参与治理的实践经验第21-23页
  (一) 巴西的参与式预算第21-22页
  (二) 德国的生态治理第22-23页
  (三) 印度的UBSP——通过社区参与减少贫困第23页
 二、国外参与治理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23-26页
  (一) 转变治道思维方式第23-24页
  (二) 提高公民的素质第24页
  (三) 增加对参与治理的投入第24页
  (四) 探索符合实际的参与模式第24页
  (五) 多元主体之间相互合作第24-26页
第四章 参与治理在我国的价值定位第26-33页
 一、参与治理理论价值:变革传统行政模式,由行政民主走向政治民主的必要步骤第26-28页
  (一) 能够克服官僚制集权统治,凸显民主价值第26-27页
  (二) 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契机第27-28页
 二、参与治理的实践价值:改善政府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第28-33页
  (一) 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推进剂第28-30页
  (二) 民主参与活力的催化剂第30页
  (三) 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第30-33页
第五章 我国参与治理的实现路径第33-42页
 一、培育公共精神,塑造参与文化第33-34页
  (一) 加强公民文化教育第33-34页
  (二) 在实践中提升参与意识第34页
 二、推进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第34-36页
  (一) 树立公民本位意识第34-35页
  (二) 建设有限政府第35页
  (三)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第35-36页
  (四) 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第36页
 三、发展公民社会,壮大组织参与第36-37页
  (一) 发展市场经济,为公民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第37页
  (二) 加强公民社会自身发展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第37页
 四、探索参与机制,扩展参与渠道第37-39页
 五、维护公民权利,保障公平参与第39-40页
  (一) 完善法律保障第39-40页
  (二)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40页
 六、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参与秩序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法治困境及其对策
下一篇: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