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引言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校本课程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国外校本课程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校本课程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地理校本课程研究综述 | 第14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 第14-15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第15-18页 |
·有利于“地理教育哲学”的形成 | 第15-16页 |
·有利于地理课程价值的实现 | 第16页 |
·有利于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 第16-17页 |
·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 第17-18页 |
·有利于体现地理教育民主化 | 第18页 |
2.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后现代课程观 | 第18-19页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9-20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0页 |
·“课程实践模式”和“过程模式” | 第20-21页 |
3.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设计 | 第21-32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第22-24页 |
·地理科学性原则 | 第22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2-23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23-24页 |
·合作性原则 | 第24页 |
·随机性原则 | 第24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 第24-27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保障策略 | 第24-25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网络支持策略 | 第25-26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网络支持策略 | 第26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多元协作策略 | 第26-27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步骤 | 第27-32页 |
·组建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 | 第27-28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SWOT分析 | 第28页 |
·地理校本课程目标确定 | 第28-29页 |
·地理校本课程纲要编制 | 第29页 |
·地理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29-30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 | 第30-32页 |
4.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 第32-42页 |
·淄川一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成员构成 | 第32页 |
·淄川一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SWOT分析 | 第32-36页 |
·淄川一中地理校本课程纲要编制 | 第36-42页 |
5.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42-47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动力单一、力度不大 | 第42页 |
·中央集权课程开发机制的惯势 | 第42-43页 |
·应试教育的挤压 | 第43页 |
·评价机制滞后 | 第43页 |
·资金支持薄弱 | 第43-44页 |
·教师自身素质 | 第44页 |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4-47页 |
·千方百计挖动力 | 第44-45页 |
·转变课程开发机制 | 第45页 |
·发挥考试导向作用 | 第45-46页 |
·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 第46页 |
·提高教师素质 | 第46-47页 |
·多渠道筹集资金 | 第47页 |
6.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件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