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甲醛的性状及危害 | 第10页 |
·世界各国对甲醛含量的限定 | 第10-12页 |
·对消费者影响方面 | 第11页 |
·对生产、储运工作者的影响方面 | 第11-12页 |
·纤维和纺织品中甲醛的可能来源 | 第12-18页 |
·甲醛在纤维生产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甲醛在印染和后整理中的应用 | 第13-18页 |
·染色印花助剂 | 第13-15页 |
·后整理助剂 | 第15-18页 |
·其它 | 第18页 |
·减少织物上游离甲醛的方法 | 第18-19页 |
·微量甲醛测定方法 | 第19-22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9-20页 |
·动力学催化光度法 | 第20页 |
·色谱法 | 第20-21页 |
·快速检测—试纸法 | 第21页 |
·示波极谱法 | 第21-22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设计 | 第22-23页 |
·对 GB/T 2912.1-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标准的 | 第22页 |
·其它测甲醛的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乙酰丙酮法测织物上甲醛含量——GB法修正 | 第23-43页 |
·乙酰丙酮法原理 | 第23页 |
·实验药品、仪器和样品织物 | 第23-24页 |
·药品 | 第23-24页 |
·仪器 | 第24页 |
·织物规格 | 第24页 |
·甲醛原液的标准化 | 第24-28页 |
·标定硫酸溶液浓度 | 第25-28页 |
·GB/T 2912.1法标定硫酸 | 第25-26页 |
·修正国标标定H_2SO_4溶液浓度的方法 | 第26-28页 |
·标定硫酸时三种方法的方差比分析—方法间的显著性差异比较 | 第28-31页 |
·用NaOH标定硫酸的方法与用Na_2CO_3标定H_2SO_4进行比较 | 第28-29页 |
·用Na_2CO_3标定H_2SO_4与用Na_2B_4O_7·10H_2O方法比较 | 第29-30页 |
·用NaOH标定H_2SO_4方法与用Na_2B_4O_7·10H_2O标定H_2SO_4比较 | 第30页 |
·方法的显著性比较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标定甲醛溶液浓度 | 第31-41页 |
·GB/T2912.1亚硫酸钠法标定甲醛溶液浓度 | 第31-33页 |
·碘量法标定甲醛溶液浓度 | 第33-36页 |
·亚硫酸钠法与碘量法标定甲醛结果比较和分析 | 第36页 |
·甲醛的乙酰丙酮法测定 | 第36-38页 |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36页 |
·校正溶液的制备 | 第36页 |
·标准工作曲线 | 第36-37页 |
·试样的制备 | 第37页 |
·操作步骤 | 第37-38页 |
·乙酰丙酮光度法测定结果分析—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 第38-39页 |
·甲醛原液用量的修订 | 第39-40页 |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40页 |
·标准工作曲线 | 第40页 |
·织物上甲醛含量的测定 | 第40-41页 |
·pH值对国标亚硫酸钠法滴定的影响 | 第41页 |
·影响萃取液中甲醛含量的因素 | 第41-43页 |
·温度影响 | 第42页 |
·时间影响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其他检测织物上甲醛含量的方法 | 第43-67页 |
·国标法(变色酸做显色剂)测织物上甲醛含量 | 第43-45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43页 |
·原理 | 第43-44页 |
·操作步骤 | 第44页 |
·标准工作曲线 | 第44-45页 |
·品红亚硫酸法测织物上甲醛含量 | 第45-49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45-46页 |
·原理 | 第46页 |
·操作步骤 | 第46-47页 |
·吸收曲线 | 第47页 |
·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标准工作曲线 | 第48页 |
·四种布样的甲醛含量 | 第48-49页 |
·甲醛的盐酸苯肼比色法测定 | 第49-51页 |
·原理 | 第49-50页 |
·试剂 | 第50页 |
·操作步骤 | 第50-51页 |
·标准工作曲线 | 第50-51页 |
·织物上甲醛含量测定 | 第51页 |
·酚试剂法测定织物上甲醛含量 | 第51-55页 |
·原理 | 第51-52页 |
·试剂配制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测定及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标准工作曲线 | 第54-55页 |
·布样吸光度 | 第55页 |
·JIS L 1041法测定织物上甲醛含量 | 第55-56页 |
·铁—邻二氮杂菲间接法 | 第56-57页 |
·原理 | 第56页 |
·操作方法 | 第56-57页 |
·标准工作曲线 | 第56-57页 |
·织物上甲醛含量 | 第57页 |
·动力学方法测甲醛 | 第57-62页 |
·原理 | 第57-58页 |
·试剂配制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吸收曲线 | 第58-59页 |
·硫酸用量的确定 | 第59页 |
·甲基红用量的确定 | 第59页 |
·氯酸钾用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60页 |
·甲醛含量与加热时间 | 第60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60-61页 |
·标准工作曲线及分析 | 第61页 |
·织物上甲醛含量的测定 | 第61-62页 |
·色谱法测甲醛含量 | 第62-64页 |
·原理 | 第6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2页 |
·分析条件 | 第62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2-64页 |
·甲醛含量与峰面积的关系 | 第62-63页 |
·标准工作曲线 | 第63-64页 |
·织物上的甲醛含量 | 第64页 |
·甲醛的快速检测—半定量检测—脱脂棉法 | 第64-67页 |
·原理 | 第64页 |
·试剂配制 | 第64页 |
·甲醛稀释液 | 第64页 |
·1%变色酸 | 第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变色酸用量试验 | 第64-65页 |
·硫酸用量试验 | 第65页 |
·甲醛量试验 | 第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吸附材料的选择 | 第65-66页 |
·变色酸浓度对显色速度的影响 | 第66页 |
·硫酸浓度对显色速度的影响 | 第66页 |
·甲醛浓度对显色速度及颜色变化的影响 | 第66-67页 |
第四章 织物上甲醛检测各方法之比较和分析 | 第67-73页 |
·GB/T 2912的修订 | 第67页 |
·光度分析取值范围 | 第67页 |
·各方法检测甲醛的结果分析 | 第67-73页 |
·各方法检测织物上的甲醛含量 | 第67-68页 |
·各组数据的数学统计结果 | 第68-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论文发表和参加科研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