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场地层面环境
第一章: 场地层面环境的提出 | 第1-19页 |
·研究场地层面环境的现实意义 | 第12-15页 |
·建筑学学科发展的背景 | 第12-13页 |
·建筑设计实践的需求 | 第13-14页 |
·建筑市场的现状 | 第14-15页 |
·场地层面环境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15-19页 |
·场地层面环境的起源 | 第15-16页 |
·场地层面环境思想的历史轨迹 | 第16-19页 |
·基本观念上的发展 | 第16-17页 |
·建筑发展史上一些场地层面环境思想的体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场地层面环境的基本概念 | 第19-23页 |
·场地层面环境中的“场地” | 第19-20页 |
·场地的概念 | 第19页 |
·构成要素 | 第19-20页 |
·场地层面环境的概念及内涵 | 第20-21页 |
·概念 | 第20页 |
·场地层面环境要素 | 第20-21页 |
·场地层面环境的相关领域 | 第21-23页 |
·涉及领域 | 第21页 |
·城市层面环境 | 第21页 |
·地段层面环境 | 第21页 |
·三个层面环境的关系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建筑设计与场地层面环境要素 | 第23-43页 |
·场地层面环境的人工环境要素 | 第23-26页 |
·场地内部 | 第23-24页 |
·场地周围 | 第24-26页 |
·场地层面环境的自然环境要素 | 第26-31页 |
·地形与地貌 | 第26-29页 |
·地质与水文 | 第29-30页 |
·气候与小气候 | 第30-31页 |
·场地层面环境的人文环境要素 | 第31-32页 |
·一些实例 | 第32-43页 |
·珠海方正科技多层电路板有限公司规划 | 第32-33页 |
·英国切西尔县雷弗吉保险公司 | 第33-35页 |
·巴塞罗那索尼智能后勤派送中心 | 第35-37页 |
·丹麦路易斯安娜现代艺术博物馆 | 第37-39页 |
·美国哈尼威尔国际公司总部 | 第39-41页 |
·英国加那利码头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场地层面环境的建筑设计 | 第43-58页 |
·场地层面环境的建筑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场地层面环境的建筑形态 | 第44-46页 |
·建筑朝向 | 第44-45页 |
·建筑间距 | 第45页 |
·布置方式 | 第45-46页 |
·场地层面环境的空间形态 | 第46-49页 |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 第46页 |
·建筑空间的组合手法 | 第46-47页 |
·建筑空间的动态组织 | 第47-48页 |
·建筑空间的序列组织 | 第48-49页 |
·建筑周围交通组织 | 第49-51页 |
·建筑与交通流线 | 第49-50页 |
·建筑与交通空间 | 第50页 |
·建筑与场地出入口 | 第50-51页 |
·建筑周围的绿地及水面 | 第51-52页 |
·建筑小品 | 第52-53页 |
·建筑的色彩协调 | 第53页 |
·一些实例 | 第53-58页 |
·韩国设计中心 | 第53-54页 |
·玛坡社区中心 | 第54-56页 |
·东南亚会议和韩国世界贸易中心的扩充建筑 | 第56-57页 |
·伊山文化中心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部分工作实践一 | 第59-60页 |
部分工作实践二 | 第60-61页 |
部分工作实践三 | 第61-62页 |
附录一:引文出处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