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1页 |
·层状材料概述 | 第16-22页 |
·层状氢氧化镍概述 | 第16-17页 |
·Ni(OH)_2的结构及分类 | 第16页 |
·Ni(OH)_2的应用 | 第16-17页 |
·水滑石类化合物概述 | 第17-22页 |
·LDHs的结构和组成 | 第17-19页 |
·LDHs的性质 | 第19-20页 |
·LDHs的制备 | 第20-21页 |
·LDHs的研究历史 | 第21-22页 |
·计算化学及其在层状材料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计算化学简介 | 第22页 |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简介 | 第23页 |
·Gaussian程序简介 | 第23-24页 |
·计算化学在层状材料的应用实例 | 第24-25页 |
·光敏材料概述 | 第25-31页 |
·光致变色定义 | 第25-27页 |
·光致变色的机理及分类 | 第27-28页 |
·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 第28页 |
·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历史 | 第28-29页 |
·层状材料在光致变色方面的研究 | 第29-31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1-3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1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1页 |
第二章 α-Ni(OH)_2的晶相结构及其光敏性能的研究 | 第41-66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实验原料 | 第41页 |
·合成实验 | 第41-42页 |
·α-Ni(OH)_2的合成 | 第41页 |
·β-Ni(OH)_2的合成 | 第41-42页 |
·样品表征 | 第42-43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42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42页 |
·热重—差热—质谱同步分析(TG-DTA-MS) | 第42页 |
·等离子电感耦合元素分析(ICP) | 第42页 |
·C、H、N元素分析 | 第42页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第42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2页 |
·电子自旋顺磁共振(ESR) | 第42-43页 |
·光敏性能测试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8页 |
·α-Ni(OH)_2的晶相结构及组成 | 第43-46页 |
·α-Ni(OH)_2的光致变色现象 | 第46-49页 |
·α-Ni(OH)_2的光致变色机理研究 | 第49-58页 |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49-50页 |
·晶化条件对α-Ni(OH)_2光致变色的影响 | 第50-54页 |
·XPS表征 | 第54-55页 |
·ESR表征 | 第55-58页 |
·α-Ni(OH)_2的量子化学计算 | 第58-63页 |
·前言 | 第58页 |
·计算模型及方法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Ni(Ⅱ)(H_2O)_6]~(2+) | 第59-61页 |
·[Ni(Ⅱ)(H_2O)_5(NO_3)]~+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第三章 NiAl-NO_3-LDHs的晶相结构及其光敏性能研究 | 第66-94页 |
·引言 | 第66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8页 |
·实验原料 | 第66页 |
·合成实验 | 第66-67页 |
·NiAl-NO_3-LDHs的合成 | 第66页 |
·NiAl-CO_3-LDHs的合成 | 第66-67页 |
·样品表征 | 第67-68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67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67页 |
·热重—差热—质谱同步分析(TG-DTA-MS) | 第67页 |
·等离子电感耦合元素分析(ICP) | 第67页 |
·C、H、N元素分析 | 第67页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第67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67-68页 |
·电子自旋顺磁共振(ESR) | 第68页 |
·光敏性能测试 | 第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91页 |
·NiAl-NO_3-LDHs的晶相结构及组成 | 第68-73页 |
·NiAl-NO_3-LDHs的光致变色现象 | 第73-76页 |
·NiAl-NO_3-LDHs的光致变色机理研究 | 第76-91页 |
·层板元素的影响 | 第76-78页 |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78-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第四章 其他阴离子插层NiAl-LDHs的晶相结构及其光敏性能研究 | 第94-112页 |
·引言 | 第94页 |
·实验部分 | 第94-97页 |
·实验原料 | 第94-95页 |
·合成实验 | 第95-96页 |
·不同取代基苯甲酸及苯磺酸插层NiAl-LDHs的合成 | 第95页 |
·2,3/2,5-吡啶二羧酸插层NiAl-LDHs的合成 | 第95页 |
·杂多酸插层NiAl-LDHs的合成 | 第95-96页 |
·NiAl-SO_4-LDHs的合成 | 第96页 |
·NiAl-Cl-LDHs的合成 | 第96页 |
·样品表征 | 第96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96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96页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第96页 |
·光敏性能测试 | 第96-9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7页 |
·变色但不能复原的体系 | 第97-104页 |
·NiAl-o-CIBC-LDHs的光敏性能研究 | 第97-100页 |
·NiAl-p-NHBH-LDHs的光敏性能研究 | 第100-102页 |
·NiAl-p-NHBC-LDHs的光敏性能研究 | 第102-103页 |
·NiAl-p-NOBC-LDHs的光敏性能研究 | 第103-104页 |
·不能变色的体系 | 第104-107页 |
·NiAl-2,3-PDC-LDHs和NiAl-2,5-PDC-LDHs的光敏性能研究 | 第104-105页 |
·杂多酸插层NiAl-LDHs的光敏性能研究 | 第105-107页 |
·光敏机理初探 | 第107-108页 |
·小结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2-114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作者简历 | 第116-118页 |
导师简介 | 第118-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