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音论文--中古语音(魏晋南北朝―宋语音)论文

《韵镜》与《切韵指掌图》语音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2页
引言第12-18页
 一、本文研究的范围第12页
 二、关于《韵镜》和《切韵指掌图》第12-13页
 三、《韵镜》和《切韵指掌图》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3-16页
 四、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韵镜》和《切韵指掌图》体例、版本比较第18-22页
 第一节 《韵镜》、《切韵指掌图》的版本、流传第18-19页
 第二节 《韵镜》和《切韵指掌图》体例宏观比较第19-20页
 第三节 《切韵指掌图》和同期韵图的比较第20-22页
第二章 声的比较第22-35页
 第一节 《韵镜》和《切韵指掌图》声母系统第22-24页
 第二节 唇音的分化第24-25页
 第三节 声母的合流第25-35页
  一、喻三和喻四第26-27页
  二、庄组和章组第27-29页
  三、知系和照系第29-31页
  四、船母和禅母第31-35页
第三章 韵的比较第35-51页
 第一节 韵的合并第35-45页
 第二节 摄的合并第45-46页
 第三节 等的混杂第46-48页
 第四节 入声韵和阴声、阳声韵的兼配情况第48-51页
结论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 (《韵镜》和《切韵指掌图》声韵配合表)第56-77页
 《韵镜》通摄 江摄第56-67页
  止摄第57-58页
  遇摄第58-59页
  蟹摄第59-60页
  臻摄第60-61页
  山摄第61-62页
  效摄 果摄第62-63页
  假摄 宕摄第63-64页
  梗摄第64-65页
  流摄 深摄第65-66页
  曾摄 咸摄第66-67页
 《指掌图》一图 二图第67-77页
  三图 四图第68-69页
  五图 六图第69-70页
  七图 八图第70-71页
  九图 十图第71-72页
  十一 十二图第72-73页
  十三 十四图第73-74页
  十五 十六图第74-75页
  十七 二十图第75-76页
  十八 十九图第76-77页
附:声明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换子群与群的结构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占比与业绩相关性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