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 | 第8-11页 |
·激光大气传输的研究与进展 | 第8-10页 |
·HLA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激光大气传输理论概述 | 第12-27页 |
·大气层结构 | 第12-14页 |
·大气衰减(消光) | 第14-22页 |
·大气组成 | 第14-16页 |
·比尔-朗伯定律 | 第16页 |
·大气吸收 | 第16-20页 |
·大气散射 | 第20-22页 |
·大气湍流效应 | 第22-24页 |
·大气湍流特性 | 第22-23页 |
·柯尔莫哥洛夫理论 | 第23-24页 |
·大气湍流的激光传输效应 | 第24页 |
·大气热晕效应 | 第24-26页 |
·其它非线性效应 | 第26页 |
·受激喇曼散射 | 第26页 |
·大气击穿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激光大气传输仿真模型及算法研究 | 第27-55页 |
·激光大气传输仿真实体模型 | 第27-33页 |
·建模方法 | 第27-28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28-29页 |
·模型分析 | 第29-33页 |
·大气衰减模型及算法 | 第33-46页 |
·大气模式 | 第33-34页 |
·大气分子吸收算法 | 第34-36页 |
·大气衰减常用模型及其软件算法研究 | 第36-42页 |
·激光大气传输衰减的特点分析及实现方法 | 第42-46页 |
·大气湍流参数模型 | 第46-53页 |
·大气湍流强度高度分布模型 | 第46-50页 |
·大气相干长度及其模型 | 第50-51页 |
·高能激光系统输出光束的特点及参数的选取 | 第51-53页 |
·大气热晕参数模型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基于HLA的激光大气传输仿真应用系统的开发 | 第55-74页 |
·HLA仿真技术简介 | 第55-56页 |
·仿真应用系统的具体开发实现 | 第56-65页 |
·系统总体结构与流程 | 第56-59页 |
·作为HLA联邦成员的开发 | 第59-61页 |
·激光大气传输仿真的具体实现 | 第61-62页 |
·仿真程序中集成MODTRAN的方法 | 第62-65页 |
·仿真应用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 | 第65-71页 |
·仿真系统应用实例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附录A 激光大气传输仿真C/C++源代码 | 第8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