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增强的UV-B 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 第7-10页 |
·UV-B 辐射对植物生理生化效应的影响 | 第7-9页 |
·UV-B 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9-10页 |
·UV-B 辐射对植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0页 |
·稀土对植物的影响 | 第10-12页 |
·稀土农用概论 | 第10-11页 |
·稀土对植物的生物学效应 | 第11页 |
·稀土对植物抗逆反应的影响 | 第11-12页 |
·稀土元素作用机理 | 第12页 |
·植物类黄酮概述 | 第12-16页 |
·植物类黄酮积累对UV-B 辐射的响应 | 第13页 |
·类黄酮代谢对UV-B 复合胁迫的响应 | 第13-14页 |
·植物类黄酮抗UV-B 辐射机理 | 第14-15页 |
·UV-B 辐射对植物类黄酮合成的影响 | 第15-16页 |
·类黄酮与其它抗UV-B 机制的关系 | 第16页 |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立题依据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LA(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类黄酮总量的影响 | 第17-27页 |
·引言 | 第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试材培养 | 第18页 |
·试材处理 | 第18-19页 |
·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6页 |
·La(III)效应浓度确定 | 第20-22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类黄酮含量的即时影响 | 第22-23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Chl 含量的动态影响 | 第23-24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UV-B 吸收物含量的动态影响 | 第24-25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类黄酮总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LA(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类黄酮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27-38页 |
·引言 | 第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试材培养 | 第28页 |
·试材处理 | 第28页 |
·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三种类黄酮抗氧化能力比较 | 第29-30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膜脂过氧化及类黄酮抗氧化能力的即时影响 | 第30-31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质膜透性的动态影响 | 第31-32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影响 | 第32-33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类黄酮含量的动态影响 | 第33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类黄酮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影响 | 第33-35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类黄酮成分的影响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LA(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类黄酮代谢的影响 | 第38-51页 |
·引言 | 第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试材培养 | 第39页 |
·试材处理 | 第39页 |
·测定方法 | 第39-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La(III)对UV-B 辐射胁迫下次生代谢的影响 | 第41-44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光合产物的影响 | 第44-47页 |
·La(III)对UV-B 辐射下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1 英文缩写与中文名称对照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