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变电站直流系统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1.1 变电站直流系统概述 | 第9页 |
1.1.2 直流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3-23页 |
2.1 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 第13-21页 |
2.1.1 直流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1.2 直流系统主回路接线 | 第14页 |
2.1.3 直流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4-15页 |
2.1.4 直流系统额定电压等级的选择 | 第15-16页 |
2.1.5 蓄电池 | 第16-18页 |
2.1.6 充电设备 | 第18-21页 |
2.2 分布式直流监控系统 | 第21-22页 |
2.3 监控系统实现的功能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直流系统绝缘检测 | 第23-39页 |
3.1 常用的绝缘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3.2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第24-27页 |
3.2.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4-25页 |
3.2.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5页 |
3.2.3 多分辨率分析及 Mallat快速算法 | 第25-27页 |
3.3 基于小波变换的绝缘检测 | 第27-35页 |
3.3.1 直流系统绝缘检测方案 | 第27-28页 |
3.3.2 低频信号注入法检测原理 | 第28-29页 |
3.3.3 正负母线对地总绝缘电阻检测 | 第29-30页 |
3.3.4 低频信号源电压幅值和初始相位的计算 | 第30-31页 |
3.3.5 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滤波方法 | 第31-34页 |
3.3.6 基于 Morlet小波变换的低频分量提取 | 第34-35页 |
3.4 直流系统绝缘检测仿真研究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蓄电池管理单元的设计 | 第39-58页 |
4.1 蓄电池充电管理 | 第39-43页 |
4.1.1 蓄电池充电方式 | 第39-40页 |
4.1.2 充电过程 | 第40-42页 |
4.1.3 蓄电池充电控制的实现 | 第42-43页 |
4.2 蓄电池容量预测 | 第43-47页 |
4.2.1 常用的容量检测方法 | 第43-45页 |
4.2.2 蓄电池放电时间预测 | 第45-47页 |
4.3 蓄电池巡检 | 第47-55页 |
4.3.1 ICL7135AD转换原理 | 第49-51页 |
4.3.2 蓄电池巡检单元的多路转换 | 第51-53页 |
4.3.3 蓄电池总电压、电流采样 | 第53-54页 |
4.3.4 温度采集 | 第54-55页 |
4.4 蓄电池巡检软件设计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其他测控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 第58-63页 |
5.1 母线调压单元 | 第58-60页 |
5.1.1 调压装置设计 | 第58页 |
5.1.2 母线调压的过程 | 第58-59页 |
5.1.3 调压单元的硬件设计 | 第59-60页 |
5.2 电压、电流和交流采集单元 | 第60页 |
5.3 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 | 第60-61页 |
5.4 闪光控制单元 | 第61页 |
5.5 故障报警单元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直流监控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87页 |
6.1 开发工具和硬件平台的选择 | 第63-64页 |
6.2 直流监控系统组态软件的设计 | 第64-66页 |
6.2.1 系统应用程序管理器 | 第65页 |
6.2.2 图形系统 | 第65页 |
6.2.3 实时数据库系统 | 第65-66页 |
6.2.4 I/O设备驱动 | 第66页 |
6.2.5 控制组态 | 第66页 |
6.3 直流监控系统组态软件的编程实现 | 第66-84页 |
6.3.1 系统应用程序管理器 | 第66-67页 |
6.3.2 图形系统设计 | 第67-70页 |
6.3.3 直流系统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70-74页 |
6.3.4 通信程序设计 | 第74-84页 |
6.4 直流监控系统软件的可靠性分析 | 第84-86页 |
6.4.1 软件可靠性的概念 | 第84-85页 |
6.4.2 保证软件可靠性的工程方法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7章 总结 | 第87-88页 |
附录 | 第88-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作者在硕士阶段发表文章 | 第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