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烟草(菸草)论文

两个真菌菌株对烤烟诱香机理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3页
一、综述第13-28页
   ·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类群第15-16页
   ·烟叶发酵致香机理第16-18页
     ·酶的作用第16页
     ·化学作用第16-17页
     ·微生物作用第17-18页
   ·烟叶的致香物质第18-20页
     ·功能基团类第18-19页
     ·香气前体物类第19页
     ·戊间二烯类和降-异戊二烯类第19页
     ·类脂代谢产物第19页
     ·糖和氨基酸非酶棕色反应物第19页
     ·苯丙氨酸和木质素代谢产物第19页
     ·类胡萝卜素和非萜烯降解产物第19页
     ·类西柏烷类、巨环萜烯及其降解产物第19-20页
   ·烟草重要低分子致香成分第20-21页
     ·酸类第20页
     ·醇类第20页
     ·羰基类第20页
     ·酯类和内酯第20-21页
     ·酚类第21页
     ·酰胺和亚胺类第21页
   ·烟叶烘烤过程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第21-25页
     ·烟叶烘烤环境温度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第21-22页
     ·酶的活动与主要化学成分转化的关系第22-23页
     ·糖和有机酸在烟草烘烤与发酵中的作用第23页
     ·美拉德反应在烟草增香中的作用第23-24页
     ·氨化处理对烟草增香的作用第24-25页
   ·微生物在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第25-26页
   ·烟叶香气成分的分析测定问题第26页
   ·烤烟人工发酵的工艺问题第26-28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28-37页
   ·真菌菌株的诱香测定第28-32页
     ·供试菌株及试验场所第28页
     ·真菌菌剂配制第28页
     ·菌剂对不同时期的烟叶处理试验第28页
     ·菌剂处理不同时期烟叶糖、氮、碱三项主要化学成分生化测定与分析第28-29页
     ·专家评吸第29页
     ·烘烤前菌剂处理烟样挥发性物质成分气/质谱(GC/MS)定性和定量测定第29页
     ·烘烤前菌剂处理的K326烟样透射电镜观察淀粉降解的变化第29页
     ·菌剂处理的烟叶内重要有机酸的测定第29页
     ·菌剂处理烟叶内重要酶活性测定第29-32页
   ·真菌诱香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第32-37页
     ·温度对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2页
     ·培养基对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2页
     ·PH值对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2页
     ·碳、氮源对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2-33页
     ·光照对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3页
     ·样品中致香物质成分保留时间对照表第33-37页
三、结果与分析第37-77页
   ·烘烤前菌剂处理K326不同部位烟叶烘烤后三项主要成分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K326上部烟叶烘烤前经菌剂处理、烘烤后三项主要成分测定结果与分析第37页
     ·K326中部烟叶烘烤前经菌剂处理、烘烤后三项主要成分测定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K326下部烟叶烘烤前经菌剂处理、烘烤后三项主要成分测定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菌剂不同时期处理、不同时期取样测定糖/氮、糖/碱、氮/碱比值统计分析第39页
   ·专家评吸结果第39-40页
   ·挥发性物质成分气/质(GC/MS)定性、定量测定结果分析第40-59页
     ·烘烤前BF07菌剂处理云烟85中部烟叶烘烤后挥发性成分结果分析第40-42页
     ·烘烤前BF06菌剂处理云烟85中部烟叶烘烤后挥发性成分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烘烤前BF06菌剂处理K326中部烟叶,变黄期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分析第44-46页
     ·烘烤前F07菌剂处理K326中部烟叶,变黄期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分析第46-48页
     ·烘烤前F07菌剂处理K326中部烟叶,定色期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分析第48-50页
     ·烘烤前BF06菌剂处理K326中部烟叶,定色期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分析第50-53页
     ·烘烤前BF06菌剂处理K326中部烟叶,干筋期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分析第53-55页
     ·烘烤前BF07菌剂处理K326中部烟叶,干筋期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与分析第55-58页
     ·BF06、BF07菌剂处理K326、云烟85中部烟叶烘烤后测定挥发性物质成分统计第58-59页
   ·菌剂处理的烟叶内淀粉粒降解的透视电镜观察结果与分析第59-60页
   ·菌剂烘烤前处理的烟叶内重要有机酸的测定结果与分析第60-61页
   ·BF06和BF07菌剂不同时期处理和取样测定烟叶内相关酶活性变化与分析第61-66页
     ·菌剂不同时期处理和取样测定烟叶内蛋白酶活性变化与分析第61-62页
     ·菌剂不同时期处理与取样测定的烟叶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与分析第62-63页
     ·菌剂不同时期处理与取样测定的烟叶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与分析第63-64页
     ·菌剂不同时期处理与取样测定烟叶内纤维素酶活性变化与分析第64-65页
     ·菌剂不同时期处理与取样测定的烟叶内α-淀粉酶活性变化与分析第65-66页
   ·菌剂处理烟叶安全性测定结果与分析第66-68页
   ·小结第68-69页
   ·两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第69-77页
     ·温度对两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第69-71页
     ·培养基对两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第71页
     ·PH值对两菌株生长的影响第71-73页
     ·两菌株对碳源的利用第73-74页
     ·两菌株对氮源的利用第74-75页
     ·光照对两菌株生长的影响第75-76页
     ·小结第76-77页
四、结论与讨论第77-80页
   ·结论第77-78页
   ·讨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2页
附录第92-94页
致谢第94-9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OsARGOS基因的分离和功能分析
下一篇: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