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一、前言 | 第7-15页 |
(一) 概念解析 | 第7-9页 |
(二)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二、云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与问题 | 第15-25页 |
(一) 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存在分歧 | 第16-18页 |
(二)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模糊不清 | 第18-20页 |
(三) “双师型”教师实践与技能训练不足 | 第20-22页 |
(四)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与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五) “双师型”教师继续教育机会不充分 | 第23-24页 |
(六) “双师型”教师福利待遇有待提高 | 第24-25页 |
三、云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归因分析 | 第25-32页 |
(一) 政策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与认定标准模糊 | 第25-27页 |
(二) 专门培养机构的缺失制约了“双师型”教师实践与技能的获得 | 第27-29页 |
(三) 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与结构不佳 | 第29-30页 |
(四) 社会政策与学校制度制约着“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与功能的实现 | 第30-32页 |
四、解决云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对策 | 第32-40页 |
(一) 加强政策与实践的联系,确立新型“双师型”教师观与认定标准 | 第32-34页 |
(二) 改革现有非专门培养机构,切实强化“双师型”教师实践与技能 | 第34-37页 |
(三)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构建数量充分、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 第37-38页 |
(四) 转变社会与政府观念,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训与管理机制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