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指挥监测系统的新结构设计与优化
第1章 引言 | 第1-17页 |
·空中交通管理现状 | 第9-14页 |
·空中交通管理 | 第9-10页 |
·国外航空服务理论与体系 | 第10-13页 |
·国内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 | 第13-14页 |
·ATCCMS 的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的内容和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ATCCMS 体系结构和空管中的软件工程 | 第17-32页 |
·本章引论 | 第17-18页 |
·ATCCMS 的体系结构 | 第18-23页 |
·ATCCMS 功能目标 | 第18-19页 |
·ATCCMS 的基本原理 | 第19页 |
·ATCCMS 的逻辑结构 | 第19-22页 |
·ATCCMS 的信息流程 | 第22-23页 |
·软件工程方法在空管中的应用 | 第23-32页 |
·总体要求 | 第23-28页 |
·应用体系结构设计 | 第28-32页 |
第3章 ATCCMS2.0 的系统结构设计 | 第32-67页 |
·本章引论 | 第32-33页 |
·系统设计依据 | 第33-37页 |
·国家法规和标准要求 | 第33-34页 |
·区域管制中心的需求分析 | 第34-37页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37-43页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39-40页 |
·系统平台 | 第40-43页 |
·系统对外接口 | 第43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43-67页 |
·雷达数据预处理 | 第43-45页 |
·雷达数据处理 | 第45-50页 |
·飞行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语音数据处理 | 第51-52页 |
·冲突探测和报警 | 第52-57页 |
·综合态势显示 | 第57-62页 |
·技术维护与系统监视 | 第62-64页 |
·数据库维护 | 第64-65页 |
·数据记录与重放 | 第65-67页 |
第4章 数据融合的模型和方法 | 第67-71页 |
·数据融合的概念和发展 | 第67-68页 |
·数据融合的功能模型 | 第68-70页 |
·数据融合的级别 | 第68-69页 |
·数据融合的模型 | 第69-70页 |
·数据融合的技术方法 | 第70-71页 |
第5章 ATCCMS2.0 中的多雷达数据处理 | 第71-88页 |
·本章引论 | 第71-72页 |
·空管中MRDP 的流程 | 第72-73页 |
·雷达数据接收和预处理 | 第73-78页 |
·多雷达数据接收 | 第73-77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77-78页 |
·时空对齐和误差配准 | 第78-81页 |
·坐标变换 | 第78-80页 |
·时间对齐 | 第80页 |
·误差配准 | 第80-81页 |
·航迹关联和数据融合 | 第81-87页 |
·航迹关联 | 第81-82页 |
·数据融合 | 第82-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第6章 总结 | 第88-90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8-89页 |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