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我国私有企业内部治理的两大模式 | 第7-18页 |
1、私有企业创业时期的家族式治理模式 | 第7-11页 |
一、家族式治理的内涵 | 第7-8页 |
二、中国私有企业家族式治理的现状及分析 | 第8-11页 |
2、稳定发展时期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11-17页 |
一、公司治理的前提 | 第11-12页 |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含义 | 第12页 |
三、我国私有企业采用公司治理模式的现状 | 第12-15页 |
四、关于我国私有公司内部治理的路径分析 | 第15-17页 |
3、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外国企业内部治理模式探究 | 第18-24页 |
1、德国和日本──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 第18-20页 |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 第18页 |
二、共同治理模式的内容和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2、美国──单边治理模式 | 第20-21页 |
一、美国公司单边治理模式的内容 | 第20-21页 |
二、单边治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 第21页 |
3、小结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我国私有企业内部治理的制度选择与完善 | 第24-38页 |
1、私有企业改善内部治理的自我调适 | 第24-33页 |
一、小型私有企业内部治理的改善 | 第24-27页 |
二、公司制的私有企业内部治理的完善 | 第27-33页 |
2、优化私有企业内部治理的外部制度支撑 | 第33-38页 |
一、改革和完善《公司法》,确保其对公司的规范性作用 | 第33-34页 |
二、明确职业经理人的任职资格,培育规范化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 第34-35页 |
三、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为私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