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延安地区侏罗系沉积体系与主要砂体研究
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原理简介 | 第9-16页 |
·沉积学理论发展 | 第9-14页 |
·河流的类型 | 第9-11页 |
·曲流河的沉积模式 | 第11页 |
·辫状河的沉积模式 | 第11-13页 |
·与河流体系相关的体系域及其划分 | 第13-14页 |
·层序地层与沉积学研究简史 | 第14页 |
·层学地层格架中的河流沉积体系 | 第14-16页 |
·可容纳空间和基准面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第16-23页 |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史 | 第16-18页 |
·构造单元划分 | 第18页 |
·研究区能源勘探开发现状 | 第18-20页 |
·区域地层 | 第20-21页 |
·区域沉积相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延安组与直罗组砂体沉积特征 | 第23-39页 |
·延安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划分 | 第23-34页 |
·冲积体系 | 第23-27页 |
·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 第27-34页 |
·直罗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划分 | 第34-39页 |
·直罗组下段沉积相划分 | 第34-37页 |
·直罗组中段沉积相划分 | 第37-38页 |
·直罗组上段沉积相划分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侏罗系层序地层、沉积相和沉积体系 | 第39-55页 |
·延安组砂体分布与沉积环境 | 第39-46页 |
·直罗组砂体分布与沉积环境 | 第46-55页 |
第五章 侏罗系砂体的油气储集意义 | 第55-60页 |
·岩性古地貌油气藏形成条件 | 第55-57页 |
·古地貌油藏成藏模式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