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修宪权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2页
导论第12-28页
第一章 修宪权的性质与地位第28-55页
 一、关于制宪权的理论第28-37页
  (一) 制宪权的概念第28-29页
  (二) 制宪权的特征第29-31页
  (三) 制宪权的主体第31-35页
  (四) 制宪权的宪政价值第35-37页
 二、修宪权的性质与地位第37-55页
  (一) 修宪权存在的必要性第37-42页
  (二) 修宪权的性质与地位第42-55页
第二章 修宪权行使的原则与界限第55-82页
 一、修宪权行使的原则第55-57页
  (一) 研究修宪权行使原则的意义第55页
  (二) 修宪权行使的原则第55-57页
 二、修宪权的界限第57-82页
  (一) 修宪权界限的两种理论第58-61页
  (二) 修宪权的界限第61-76页
  (三) 超越修宪权界限的处理第76-82页
第三章 修宪权的归属与存在方式第82-103页
 一、修宪权的归属第82-97页
  (一) 关于主权的学说第82-87页
  (二) 修宪权属于人民第87-97页
 二、修宪权的存在方式第97-103页
  (一) 公民行使修宪权第97-100页
  (二) 国家机关行使修宪权第100-103页
第四章 修宪权的构成与修宪权行使的方式第103-123页
 一、修宪权的构成第103-119页
  (一) 修宪法案的动议权第103-108页
  (二) 修宪法案的审议权第108-111页
  (三) 修宪法案的通过权第111-113页
  (四) 修宪法案的批准权第113-116页
  (五) 修宪法案的公布权第116-119页
 二、修宪权行使的方式第119-123页
  (一) 全面修改第119-121页
  (二) 部分修改第121-123页
第五章 修宪权在中国:回顾与反思第123-169页
 一、近代中国修宪权的回顾与宪法失败第123-136页
  (一) 近代中国修宪权的宪法规定及特点第123-128页
  (二) 近代中国的宪法失败第128-136页
 二、新中国修宪权的回顾与修宪制度的完善第136-169页
  (一) 新中国修宪权的宪法规定及特点第136-138页
  (二) 新中国修宪实践及其评价第138-151页
  (三) 新中国修宪制度的完善第151-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80页
后记第180-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
下一篇: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