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甘薯(红薯)论文

优质甘薯品种鲁薯8号的特性与推广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1 引言第12-20页
   ·甘薯产量、品质及其形成第12-14页
     ·甘薯的产量及其形成第12-13页
     ·甘薯的品质及其形成第13-14页
   ·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因素第14-18页
     ·光照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4-15页
     ·温度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5页
     ·土壤水分与通气状况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5-16页
     ·栽期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6-17页
     ·扦插密度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第17页
     ·氮素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7页
     ·磷素与甘薯生长的关系第17-18页
     ·钾素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8页
   ·甘薯的抗病性和抗旱性第18-2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0-25页
   ·供试材料第20页
     ·试验用品种第20页
     ·试验用仪器第20页
     ·试验场地第20页
   ·试验方法第20-25页
     ·鲁薯8号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表现试验第20-21页
     ·鲁薯8号抗旱性试验第21页
     ·鲁薯8号抗病性试验第21-23页
     ·鲁薯8号品质鉴定第23页
     ·鲁薯8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第23-24页
     ·鲁薯8号的示范与推广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51页
   ·鲁薯8号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表现第25-30页
     ·鲁薯8号地上部生长发育动态第25-26页
     ·地下部生长发育动态第26-27页
     ·T/R值变化规律第27-28页
     ·干物质的生产积累和分配第28-30页
     ·鲁薯8号的产量表现第30页
   ·鲁薯8号的抗旱性第30-33页
     ·萎蔫状况第30-31页
     ·土壤含水量对萎蔫的影响第31页
     ·地下部生长状况第31-32页
     ·地上部生长状况第32-33页
   ·鲁薯8号的抗病性第33-35页
     ·池栽接种根腐病、茎线虫病试验第33-34页
     ·抗根腐病、茎线虫病病地试验第34-35页
     ·接种黑斑病试验第35页
   ·鲁薯8号品质鉴定结果第35-38页
     ·物理方法鉴定结果第35-36页
     ·化学方法鉴定结果第36-38页
   ·鲁薯8号优化栽培数学模型的研究第38-46页
     ·试验结果和数学模型试验第38-41页
     ·模型的因子效应解析第41-46页
     ·数学模型的优化第46页
   ·鲁薯8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与示范推广第46-51页
     ·鲁薯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第46-48页
     ·鲁薯8号的示范与推广利用第48-51页
4 讨论第51-56页
5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学习现状的调查
下一篇:语境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