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引论 | 第8-17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8-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四)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 第17-31页 |
(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内涵 | 第17-23页 |
(二)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主要特点 | 第23-27页 |
(三)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功能 | 第27-31页 |
三、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1-32页 |
(二) 学习理论 | 第32-33页 |
(三) 教学理论 | 第33-35页 |
四、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35-37页 |
(一) 实事求是原则 | 第35页 |
(二) 实践性原则 | 第35页 |
(三) 愉悦性原则 | 第35-36页 |
(四) 创新性原则 | 第36-37页 |
五、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实践探索 | 第37-51页 |
(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动能力和道德人格 | 第38-39页 |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 第39-40页 |
(三) 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 | 第40-41页 |
(四) 注重教学中师生互动,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 | 第41-46页 |
(五) 用“美”吸引学生 | 第46-48页 |
(六) 借助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