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激励方法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1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9-11页 |
第2章 期权与股票期权 | 第11-14页 |
·期权 | 第11页 |
·股票期权 | 第11页 |
·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激励的需求理论 | 第11-12页 |
·股票期权制度的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股票期权的激励原理 | 第13-14页 |
第3章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践 | 第14-19页 |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西方国家的实践 | 第14-16页 |
·美国的股票期权计划 | 第14-16页 |
·其他国家的股票期权制度 | 第16页 |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国内的尝试 | 第16-19页 |
第4章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概况 | 第19-20页 |
·武钢激励机制 | 第20-22页 |
·武钢薪酬基本模式 | 第20-22页 |
·传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第5章 股票期权激励方法研究 | 第24-47页 |
·激励对象的确定 | 第24页 |
·绩效评价 | 第24-42页 |
·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 第24-32页 |
·绩效评估的构成 | 第32-33页 |
·绩效评估的实施 | 第33-42页 |
·股票期权执行价格的调整 | 第42页 |
·股票期权赠与数量的确定 | 第42-45页 |
·基本思想 | 第42-43页 |
·期权定价 | 第43-44页 |
·年报酬波动性处理 | 第44页 |
·赠与数量的确定 | 第44-45页 |
·其他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