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引言 | 第8-12页 |
·混沌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 第8-9页 |
·混沌科学的历史发展 | 第9-12页 |
·混沌理论及混沌振荡器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目前国内外混沌理论及混沌振荡器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论文的具体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论文的集体工作 | 第14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有关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16-28页 |
·混沌的基本概念 | 第16-21页 |
·混沌的定义 | 第16-18页 |
·混沌的本质 | 第18-19页 |
·混沌的分类 | 第19-20页 |
·混沌吸引子 | 第20-21页 |
·混沌信号的主要特征 | 第21-22页 |
·关于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典型的混沌模型及分析 | 第23-27页 |
·Loren模型 | 第24-25页 |
·虫口模型 | 第25-26页 |
·陈吸引子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关于混沌理论的若干研究 | 第28-36页 |
·混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8-29页 |
·数值法 | 第28页 |
·解析法 | 第28页 |
·统计描述法 | 第28-29页 |
·混沌运动的主要特征 | 第29-32页 |
·通向混沌的道路 | 第32-34页 |
·倍周期分叉道路 | 第32-33页 |
·阵法周期道路 | 第33页 |
·准周期运动分叉道路 | 第33-34页 |
·KAM环面破裂 | 第34页 |
·茹厄勒-塔根司道路 | 第34页 |
·目前判定混沌的主要方法 | 第34-35页 |
·定性分析 | 第34-35页 |
·定量识别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关于混沌理论应用的若个研究 | 第36-47页 |
·混沌信号在混沌通信中应用的研究 | 第36-42页 |
·混沌保密通信简介 | 第36-37页 |
·混沌保密通信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37-39页 |
·混沌保密通信的理论依据与实现方法 | 第39-41页 |
·混沌保密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41-42页 |
·混沌理论在其它领域应用的研究 | 第42-46页 |
·混沌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概述 | 第42-44页 |
·混沌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关于混沌振荡器实现的若个研究 | 第47-61页 |
·混沌振荡器简介 | 第47页 |
·用频变负电阻实现混沌振荡器的研究 | 第47-60页 |
·用通用阻抗变化器构成的频变负电阻实现的混沌振荡器的研究 | 第47-56页 |
·用运算跨导放大器构成的频变负电阻实现的混沌振荡器的研究 | 第56-58页 |
·用第二代电流传输器构成的频变负电阻实现的混沌振荡器的研究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