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一 | 第7-14页 |
一、 道德人格及其功能 | 第7-10页 |
(一) 道德人格的界定 | 第7-9页 |
(二) 道德人格的社会功能 | 第9-10页 |
二、 道德人格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性 | 第10-14页 |
(一) 青年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 | 第10-12页 |
(二) 道德人格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14页 |
二 | 第14-22页 |
一、 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的部分缺失 | 第14-16页 |
(一) 人格定位低、没有确立较高的道德理想和人生追求 | 第15页 |
(二) 责任意识不明,对社会道德价值认同度较低 | 第15-16页 |
(三)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离,言行不一 | 第16页 |
二、 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部分缺失的原因 | 第16-22页 |
(一)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人格理论与西方人格理念的冲突 | 第17-18页 |
(二) 革命传统道德的优秀人格与市场经济下趋利性人格的冲突 | 第18-20页 |
(三) 社会主义条件下道德教育一元化与全球化网络时代下思想多元化的冲突 | 第20-22页 |
三 | 第22-35页 |
一、 现阶段青年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定位 | 第22-25页 |
(一)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涵及特征 | 第22-23页 |
(二) 青年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定位 | 第23-25页 |
二、 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基本思路 | 第25-35页 |
(一) 青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 | 第26-27页 |
(二) 青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原则 | 第27-28页 |
(三) 青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内容 | 第28-30页 |
(四) 青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途径 | 第30-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中文摘要 | 第38-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