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体特征对创业动机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4-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45页 |
·创业与创业者 | 第19-30页 |
·创业与创业者 | 第19-20页 |
·创业者个体特征研究 | 第20-30页 |
·创业效能感研究综述 | 第30-32页 |
·效能感及创业效能感 | 第30-31页 |
·创业效能感维度划分 | 第31-32页 |
·创业动机研究综述 | 第32-40页 |
·创业动机基本概念 | 第32页 |
·创业动机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32-36页 |
·创业动机的相关研究 | 第36-40页 |
·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 第40-42页 |
·创业意愿研究 | 第40-41页 |
·创业教育研究 | 第41-42页 |
·现有研究评价与总结 | 第42-45页 |
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45-51页 |
·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45-46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6-51页 |
·个体特征与创业效能感 | 第46-48页 |
·创业效能感和创业动机 | 第48-49页 |
·创业效能感对个体特征与创业动机的中介作用 | 第49-51页 |
4 问卷调查 | 第51-55页 |
·问卷设计 | 第51-52页 |
·问卷试测 | 第52页 |
·数据收集 | 第52-54页 |
·分析方法 | 第54-55页 |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5-85页 |
·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因子分析 | 第55-60页 |
·大学生心理特征量表分析 | 第55-57页 |
·大学生能力特征量表分析 | 第57-58页 |
·创业效能感量表分析 | 第58-59页 |
·创业动机量表分析 | 第59-60页 |
·变量间关系分析 | 第60-62页 |
·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创业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第60-61页 |
·创业效能感与创业动机的相关分析 | 第61-62页 |
·不同社会特征的差异分析 | 第62-66页 |
·性别差异 | 第62页 |
·生源差异 | 第62-63页 |
·年级差异 | 第63页 |
·专业差异 | 第63-64页 |
·创业体验的差异 | 第64页 |
·社会经历的差异 | 第64页 |
·创业培训的差异 | 第64-65页 |
·父母是否创业者的差异 | 第65页 |
·家人态度的差异 | 第65-66页 |
·变量间因果关系研究 | 第66-83页 |
·大学生个体特征和创业动机 | 第66-67页 |
·大学生个体特征和创业效能感 | 第67-70页 |
·创业效能感和创业动机 | 第70-71页 |
·基于创业效能感的影响机理:中介效应分析 | 第71-83页 |
·假设检验结果 | 第83-85页 |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85-95页 |
·研究模型关键要素讨论 | 第85-86页 |
·创业效能感 | 第85页 |
·创业动机 | 第85-86页 |
·变量间关系讨论 | 第86-89页 |
·个体特征与创业效能感关系的讨论 | 第86-88页 |
·创业效能感和创业动机关系 | 第88页 |
·创业效能感维度中介作用讨论 | 第88-89页 |
·比较分析讨论 | 第89-92页 |
·本研究的实践启示 | 第92-93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3-95页 |
·研究不足 | 第93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附录1 | 第105-107页 |
附录2 | 第107-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