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火及其零部件的强度分析与模拟
| 1 绪论 | 第1-16页 |
| ·底火简介 | 第8页 |
| ·撞击底火发火过程 | 第8-9页 |
| ·底火设计技术要求 | 第9页 |
| ·底火强度设计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 ·解决底火材料机械强度不足的办法 | 第10页 |
| ·传统底火计算方法 | 第10-13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3-14页 |
| ·大型有限元软件SAP93简介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2 计算原理 | 第16-24页 |
| ·原理 | 第16-17页 |
| ·算法选择及收敛准则 | 第17-19页 |
| ·算法选择 | 第17-19页 |
| ·收敛准则 | 第19页 |
| ·基本假定 | 第19页 |
| ·有限单元法分析过程 | 第19-24页 |
| 3 计算过程 | 第24-32页 |
| ·模型建立 | 第24页 |
| ·网格划分 | 第24-25页 |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25-29页 |
| ·载荷移置 | 第29页 |
| ·加载曲线 | 第29-30页 |
| ·判断屈服准则 | 第30-32页 |
| 4 材料选择及简化模型 | 第32-37页 |
| ·各式闭气塞材料一览 | 第32-33页 |
| ·底-9底火材料一览 | 第33-35页 |
| ·底-5底火材料一览 | 第35页 |
| ·简化模型 | 第35-37页 |
| 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7-51页 |
| ·闭气塞计算结果 | 第37-42页 |
| ·最大应力、最大位移集中区域 | 第37-41页 |
| ·进入塑性情况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页 |
| ·底火计算结果 | 第42-49页 |
| ·应力最大区域 | 第42-43页 |
| ·底火变形过程 | 第43-47页 |
| ·进入塑性区域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页 |
| ·无孔盂、单孔盂、五孔盂计算结果 | 第49-51页 |
| 6 结论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