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的社会背景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12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调研方法 | 第14页 |
·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页 |
·小结 | 第15-17页 |
2 西北地区高校校园公共环境的影响因素 | 第17-35页 |
·文化因素--当代西北地区高校校园生活的特征 | 第17-18页 |
·经济文化生活的地域性 | 第17页 |
·教育形式多元性 | 第17-18页 |
·信息交流开放性 | 第18页 |
·地域因素--影响西北地区户外环境使用的因素 | 第18-22页 |
·区域性气候特点 | 第18-20页 |
·土壤地质状况 | 第20-21页 |
·生态植被状况 | 第21-22页 |
·主体因素--校园使用者的特征 | 第22-28页 |
·大学生 | 第23-25页 |
·高校教师 | 第25-26页 |
·其他人员 | 第26-28页 |
·互动作用--西北地区校园公共环境与以上各因素的关系 | 第28-34页 |
·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 第28-29页 |
·与地域因素的关系 | 第29-31页 |
·与主体因素的关系 | 第31-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3 调研--西北地区高校公共环境使用现状 | 第35-51页 |
·调研对象概述 | 第35页 |
·使用现状 | 第35-42页 |
·公共活动中心广场 | 第35-38页 |
·教学楼附近公共空间 | 第38页 |
·后院 | 第38-39页 |
·户外学习区 | 第39-41页 |
·校园入口 | 第41-42页 |
·影响校园使用的因素 | 第42-48页 |
·交通干扰 | 第42-43页 |
·损耗与破坏 | 第43-46页 |
·公共设施水平 | 第46-47页 |
·校园安全 | 第47-48页 |
·校园施工 | 第48页 |
·西北地区特有的使用障碍 | 第48-50页 |
·冬季干冷植物难以常绿 | 第48-49页 |
·风沙大影响冬季活动 | 第49页 |
·西北地区自然能源缺乏低成本利用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4 分析--西北地区校园公共环境使用困难产生的原因 | 第51-60页 |
·历史原因 | 第51-54页 |
·交通组织缺乏秩序 | 第52-53页 |
·教学单位割裂联系 | 第53页 |
·功能分区阻碍发展 | 第53-54页 |
·建设管理问题 | 第54-57页 |
·建设问题 | 第54-55页 |
·管理问题 | 第55-57页 |
·设计缺乏考虑西北地区特点 | 第57-58页 |
·发展滞后 | 第57页 |
·地域意识不强 | 第57-58页 |
·设计缺乏专业指导 | 第58页 |
·应对措施建议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5 设计--西北地区校园公共环境的建构 | 第60-79页 |
·设计原则 | 第60-63页 |
·以人为本 | 第60-61页 |
·把握全局预留发展 | 第61-63页 |
·尊重西北地域环境 | 第63页 |
·设计建议 | 第63-68页 |
·公共活动中心广场 | 第64-65页 |
·教学楼附近公共空间 | 第65页 |
·后院 | 第65-66页 |
·户外学习区 | 第66-67页 |
·校园入口 | 第67-68页 |
·消除不利因素的措施 | 第68-73页 |
·减少交通干扰 | 第68-69页 |
·避免损耗与破坏 | 第69-70页 |
·改善设施水平 | 第70-72页 |
·提高校园安全性 | 第72-73页 |
·合理安排校园施工 | 第73页 |
·面向西部特征的设计对策 | 第73-78页 |
·绿化与环境小品 | 第74-76页 |
·气候缓冲带 | 第76页 |
·自然能源的利用与开敞空间的微气候调节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6 实例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广场调研报告 | 第79-88页 |
·概述 | 第79-80页 |
·广场空间分析 | 第80-81页 |
·区位分析 | 第80页 |
·空间特征 | 第80页 |
·交通流线分析 | 第80-81页 |
·调查 | 第81-84页 |
·调查目的 | 第81页 |
·运用原理及方法 | 第81-82页 |
·广场上的活动调查 | 第82-83页 |
·设施密度调查 | 第83-84页 |
·分析 | 第84-87页 |
·广场分区分时人数统计表及变化曲线图 | 第84-85页 |
·存在问题 | 第85-86页 |
·影响广场使用的因素 | 第86-8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7-88页 |
7 结论 | 第88-90页 |
·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89-90页 |
后记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图表目录 | 第94-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