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军头引见司考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11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6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6-7页 |
| 三、 有关概念的界定和使用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军头引见司的职能 | 第11-29页 |
| 一、 军头引见司的出现 | 第11-12页 |
| 二、 军头引见司的职能 | 第12-28页 |
| 1、 引见军员、引呈公事 | 第13-16页 |
| 2、 负责引见礼节 | 第16页 |
| 3、 招募、选拔、分配军员 | 第16-18页 |
| 4、 干预低级军校的升迁 | 第18-19页 |
| 5、 权管地方军队 | 第19-21页 |
| 6、 收容闲散军员 | 第21-22页 |
| 7、 执行司法职能 | 第22-25页 |
| 8、 充当仪卫 | 第25-28页 |
| 三、 军头引见司在官僚体系中的地位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军头引见司的人员管理 | 第29-46页 |
| 一、 军头引见司长官的选任及管理 | 第29-38页 |
| 1、 军头引见司长官的称谓及编制 | 第29页 |
| 2、 军头引见司长官的选任资格 | 第29-36页 |
| 3、 军头引见司长官的除授 | 第36-38页 |
| 二、 军头引见司兵员的管理 | 第38-43页 |
| 1、 御前忠佐袛候散员班 | 第38-39页 |
| 2、 马直 | 第39页 |
| 3、 步直 | 第39-40页 |
| 4、 东京司备军 | 第40页 |
| 5、 等子 | 第40-43页 |
| 6、 相扑 | 第43页 |
| 三、 军头引见司胥吏的选拔与管理 | 第43-46页 |
| 第三章 军头引见司与其它政府部门的关系 | 第46-50页 |
| 一、 军头引见司与横行诸司的关系 | 第46页 |
| 二、 军头引见司与枢密院的关系 | 第46-47页 |
| 三、 军头引见司与三班院的关系 | 第47-48页 |
| 四、 军头引见司与其它司法部门的关系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军头引见司在实际运行中产生的弊端 | 第50-53页 |
| 一、 侵害下属利益 | 第50-51页 |
| 二、 官吏溢员 | 第51页 |
| 三、 违法乱纪,剥削百姓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8-59页 |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