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 缘起 | 第1-9页 |
(一) 选题价值 | 第5页 |
(二) 相关问题研究 | 第5-8页 |
(三) 研究范围与材料来源 | 第8-9页 |
一、 双音节形容词括注模式考察 | 第9-11页 |
(一) 括注中明确指出一个搭配对象 | 第9页 |
(二) 括注中的内容以多个词语的形式出现 | 第9-10页 |
(三) 括注中的词语以“……等”的形式出现 | 第10页 |
(四) 括注中的词语以“多指……”或“多用于……”的形式出现 | 第10-11页 |
二、 括注内容与实际搭配对应情况考察 | 第11-23页 |
(一) 词典括注内容与实际搭配相一致的形容词 | 第11-17页 |
1. 括注中明确指出一个搭配对象的形容词 | 第11-12页 |
2. 括注中的内容以多个词语形式出现的形容词 | 第12-13页 |
3. 括注中的词语以“……等”的形式出现的形容词 | 第13-15页 |
4. 括注中的词语以“多指…”或“多用于…”的形式出现的形容词 | 第15-17页 |
(二) 词典括注内容与实际搭配不相一致的形容词 | 第17-23页 |
1. 括注内容过窄 | 第17-21页 |
2. 括注内容过宽 | 第21-23页 |
三、 括注内容与实际搭配不相对应原因分析 | 第23-29页 |
(一) 词语的临时活用 | 第23-24页 |
(二) 词义的发展 | 第24-29页 |
1. 词的搭配义域扩大 | 第24-26页 |
2. 某些词语可能会引申出另一个义项 | 第26-29页 |
四、 单义双音节形容词搭配特点分析 | 第29-39页 |
(一) 一般出现于特定格式中的单义双音节形容词 | 第29-30页 |
(二) 搭配固定的单义双音节形容词 | 第30-32页 |
(三) 搭配相对固定的单义双音节形容词 | 第32-33页 |
(四) 搭配呈半开放性的单义双音节形容词 | 第33-39页 |
五、 结论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