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
一 刑事证据制度概说 | 第1-10页 |
(一) 刑事证据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7-8页 |
(二) 刑事证据制度的意义 | 第8-9页 |
(三) 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9-10页 |
二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历史发展通览 | 第10-12页 |
(一) 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刑事证据制度 | 第10页 |
(二) 我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刑事证据制度 | 第10-11页 |
(三) 新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第11-12页 |
三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渊源 | 第12-14页 |
四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内容构成 | 第14-31页 |
(一) 证据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二) 取证制度 | 第15-21页 |
1. 取证的目的 | 第15-16页 |
2. 取证的主体 | 第16页 |
3. 取证的具体要求 | 第16-18页 |
4. 取证的措施 | 第18-21页 |
5. 律师的取证 | 第21页 |
(三) 举证制度 | 第21-25页 |
1. 举证责任 | 第21-23页 |
2. 举证准备 | 第23-24页 |
3. 举证程序 | 第24页 |
4. 设立“污点证人”制度探讨 | 第24-25页 |
(四). 确证制度 | 第25-31页 |
1. 确证的意义 | 第25页 |
2. 确证的方法和程序 | 第25-27页 |
3. 确认证据证明力的证据分类规则 | 第27-28页 |
4. 确立“说明性材料”的法律规定 | 第28-29页 |
5. 确立“证人费用补偿”和“证人保护”制度 | 第29-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