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致谢第1-4页
中文摘要第4-12页
第1章 导论第12-19页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选题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6页
   ·研究方法、步骤和基本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步骤第17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银行风险的基本理论分析第19-35页
   ·银行风险概述第19-24页
     ·银行风险的涵义及特征第19-20页
     ·银行风险的分类第20-22页
     ·银行风险的效应机制第22-24页
   ·银行风险的产生第24-27页
     ·社会分工与交易多元化第24页
     ·经济主体行为的禀性第24-25页
     ·银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第25-26页
     ·银行经营的特殊性第26-27页
   ·经济主体行为与银行风险第27-35页
     ·政府行为与银行风险第27-30页
     ·企业行为与银行风险第30-35页
第3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第35-56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第35-42页
     ·经营效率递减,获利能力下降第35-38页
     ·银行资产质量低下,隐藏着支付危机第38-39页
     ·资本充足率不断降低,抗险能力弱化第39-40页
     ·内部管理环节薄弱,违规经营严重第40-41页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经营存在隐患第41-42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特殊性第42-45页
     ·根源体制性第42页
     ·历史沉积性第42-43页
     ·集中性第43-44页
     ·隐蔽性第44页
     ·风险与收益非直接对应性第44页
     ·社会性第44页
     ·负的外部性强第44-45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根源探析第45-56页
     ·自身运作机制的缺陷第45-46页
     ·融资机制的转变第46-48页
     ·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银企关系扭曲第48-51页
     ·财政与金融职能划分不清第51页
     ·行政干预第51-52页
     ·中央银行监管未能设立有效的风险“防线”第52-53页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第53页
     ·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不力第53-54页
     ·经济伦理失范第54-56页
第4章 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环境要求第56-67页
   ·政府转变职能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前提条件第56-57页
     ·分离政府所有者职能与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第56-57页
     ·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第57页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微观基础第57-60页
     ·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重组第58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58-59页
     ·重组企业债务,健全信用约束第59-60页
   ·加快建设金融市场是分散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途径第60-62页
     ·必须坚持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原则第61页
     ·注重金融市场内在机制的培育第61-62页
     ·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第62页
     ·健全市场规划,规范市场秩序第62页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必要条件第62-64页
     ·尽快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科学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第62-63页
     ·以社会保险为重点,解决当前突出的问题第63页
     ·加强社会保险的统一规划和宏观管理第63页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基金的效益第63-64页
   ·加强法制建设和伦理教育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有力举措第64-67页
     ·完善金融法制建设,为防范银行风险提供法律保障第64-65页
     ·建立文化风险防范机制第65-67页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制度创新第67-91页
   ·制度创新的紧迫性第67-69页
     ·防范银行风险重在制度创新第67-68页
     ·加入WTO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第68-69页
   ·产权制度变革第69-76页
     ·西方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第69-71页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考察第71-74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第74-76页
   ·法人治理结构变革第76-82页
     ·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组织安排第76-77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分析第77-79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第79-82页
   ·组织制度变革第82-86页
     ·西方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第82-83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第83-84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变革的思路第84-86页
   ·业务经营制度变革第86-91页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制度的模式与评价第86-88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经营模式透析第88-89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模式的选择第89-91页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第91-114页
   ·银行风险管理的要素第91-93页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动态第93-98页
     ·中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比较第93-95页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第95-98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程序设计第98-107页
     ·风险识别第98-100页
     ·风险估价第100-104页
     ·风险预警第104-105页
     ·风险控制第105-107页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防范风险机制第107-114页
     ·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第107-109页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第109-110页
     ·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第110-111页
     ·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原则的信贷管理机制第111-114页
第7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第114-127页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国际比较第114-117页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践第114-117页
     ·巴塞尔委员会与内部控制第117页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设第117-127页
     ·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现状透视第117-119页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第119-121页
     ·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第121-127页
第8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第127-145页
   ·银行风险监管的一般分析第127-129页
     ·银行风险监管的理论依据第127-128页
     ·银行风险监管的内容第128-129页
   ·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第129-133页
     ·国际统一银行风险监管的标志—《巴塞尔协议》第129-130页
     ·国际银行风险监管新防线—《核心原则》第130-131页
     ·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的发展趋势第131-132页
     ·对我国银行风险监管的启示第132-133页
   ·构筑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第133-145页
     ·我国银行风险监管的目标与原则第134-135页
     ·我国银行风险监管应具备的特性第135页
     ·我国银行风险监管模式第135-137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实现“四个转变”第137-138页
     ·健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子体系第138-142页
     ·建立国有银行风险监管的支持体系第142-1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5-149页
英文摘要第149-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
下一篇:生产转基因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