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外学者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研究 | 第11-13页 |
| ·国内学者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研究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本文的创新 | 第17-18页 |
| 第2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协整及平滑开关回归理论综述 | 第18-44页 |
|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 第18-27页 |
| ·货币政策概述 | 第18-23页 |
| ·货币供给理论及传导理论 | 第23-24页 |
| ·相关宏观经济变量概念 | 第24-25页 |
| ·货币政策效果及衡量 | 第25-27页 |
|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理论 | 第27-28页 |
| ·基于传统凯恩斯非对称性的理论 | 第27-28页 |
| ·基于菜单成本模型非对称性的理论 | 第28页 |
| ·基于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理论 | 第28页 |
| ·协整理论 | 第28-38页 |
| ·协整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28-29页 |
| ·协整的概念 | 第29-30页 |
| ·协整检验 | 第30-35页 |
| ·Granger因果检验简介 | 第35-36页 |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36-38页 |
| ·平滑开关回归(STR)模型 | 第38-44页 |
| ·平滑开关回归模型方法 | 第38-40页 |
| ·平滑开关回归模型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 第40-42页 |
| ·模型检验评价方法 | 第42-44页 |
| 第3章 我国实施货币政策实践及效果分析 | 第44-50页 |
| ·我国实施货币政策历史回顾(1993~2009) | 第44-46页 |
| ·我国实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1993~2009) | 第46-50页 |
| 第4章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 第50-70页 |
| ·变量的确定及数据的选取 | 第50-56页 |
| ·变量的确定 | 第50-54页 |
| ·数据的选取 | 第54页 |
| ·数据的预处理 | 第54-56页 |
| ·实证过程 | 第56-68页 |
|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ADF单位根检验) | 第56-58页 |
| ·协整检验 | 第58-59页 |
| ·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检验) | 第59-60页 |
| ·VAR模型 | 第60页 |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60-61页 |
| ·平滑指数开关模型实证研究 | 第61-68页 |
| ·实证结论 | 第68-70页 |
| 第5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形成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70-74页 |
|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形成原因分析 | 第70-71页 |
| ·政策建议 | 第71-74页 |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4-76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4页 |
| ·结论展望 | 第74-75页 |
| ·结束语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