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流域生态需水规律研究--以洞庭湖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生态文明 | 第13-14页 |
·生态需水规律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发展过程研究 | 第15-16页 |
·生态需水概念研究 | 第16-17页 |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研究 | 第17-19页 |
·洞庭湖流域研究 | 第19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洞庭湖流域生态需水理论探讨 | 第22-36页 |
·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 第22-26页 |
·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三种临界生态需水定义 | 第23-25页 |
·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流域生态需水组成 | 第26-36页 |
·流域生态需水概念 | 第26-27页 |
·流域生态需水的组成 | 第27-29页 |
·流域生态需水影响因素 | 第29页 |
·水利工程对流域生态需水的影响 | 第29-36页 |
第3章 流域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36-47页 |
·流域生态需水功能划分 | 第36页 |
·河道形态和需水类型 | 第36-37页 |
·水域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37-42页 |
·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水域系统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陆地植被生态需水量模型 | 第42-45页 |
·土壤水分系数 | 第42-44页 |
·植被系数 | 第44-45页 |
·流域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 第45页 |
·流域生态需水量标准设定 | 第45-47页 |
·水域生态需水量标准的设定 | 第45-46页 |
·陆地植被生态需水量标准设定 | 第46-47页 |
第4章 洞庭湖流域生态需水规律研究 | 第47-57页 |
·流域概况 | 第47-51页 |
·洞庭湖地貌、气候与植被类型 | 第47页 |
·洞庭湖及其水系概况 | 第47-50页 |
·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 第50-51页 |
·陆地生态需水 | 第51-53页 |
·水域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53-56页 |
·河流、湖泊基本生态需水 | 第53-54页 |
·输沙生态需水 | 第54页 |
·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 | 第54-55页 |
·湿地生态需水量 | 第55-56页 |
·流域生态需水总汇 | 第56-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理论方面 | 第57页 |
·流域生态需水量 | 第57-58页 |
·研究特色 | 第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