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AOP的软件性质监控技术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5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3页
   ·论文结构第13-14页
   ·论文研究成果第14-15页
第二章 AOP 技术在监控领域的应用第15-28页
   ·AOP第15-21页
     ·AOP 基本概念第15-16页
     ·关注点的多维分离第16-17页
       ·单一主导维度分离第16-17页
       ·多维分解第17页
     ·横切关注点问题第17-19页
     ·AOP 机制第19-21页
     ·AOP 开发步骤第21页
   ·ASPECTJ第21-25页
     ·AspectJ 发展历程第21-22页
     ·AspectJ 语言机制第22-23页
     ·AspectJ 编译器第23-24页
     ·AspectJ 语言特点第24-25页
   ·AOP 技术在监控中的应用第25-27页
     ·监控技术的发展第25-26页
       ·发展历史第25页
       ·发展趋势第25-26页
     ·监控中AOP 技术的应用现状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AOP 的软件性质监控框架第28-53页
   ·基于AOP 的软件性质监控框架介绍第28-31页
     ·设计目标第28-29页
     ·监控能力植入机制第29-31页
   ·基于AOP 的软件性质监控框架设计第31-39页
     ·框架系统结构设计第31-32页
     ·监控性质OCL 约束加入模块设计第32-37页
       ·OCL第32-36页
       ·利用OCL 描述性质约束第36页
       ·OCL 描述的优势第36-37页
     ·监控能力植入模块设计第37-38页
     ·监控实施与输出模块设计第38-39页
   ·工具设计与实现第39-48页
     ·工具总体框架第39-40页
     ·XML 解析器第40-43页
       ·JAXP 介绍第40-42页
       ·XML 解析器实现第42-43页
     ·监控方面生成模板设计第43-45页
       ·设计思路第43-44页
       ·模板结构第44-45页
     ·监控方面生成器第45-46页
     ·通信机制实现第46-48页
   ·案例分析第48-51页
   ·性能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基于OCL-JAVA 转换的软件性质监控技术第53-66页
   ·设计思路第53-54页
     ·框架的缺陷分析第53页
     ·OCL 的发展第53-54页
     ·监控流程第54页
   ·OCL-JAVA 转换第54-60页
     ·OCL 基本类型转换第56-57页
       ·基本类型对应关系第56页
       ·基本类型上操作的处理方案第56-57页
     ·OCL 集合类型转换第57-59页
       ·集合类型对应关系第57-58页
       ·集合类型上操作的处理方案第58-59页
     ·转换优化设计第59-60页
   ·方面生成模板设计第60-64页
     ·前置条件验证模板第60-61页
     ·不变式验证模板第61页
     ·后置条件验证模板第61-62页
     ·模板应用实验第62-64页
   ·监控输出定制第64页
   ·性能分析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多核体系中监控技术研究第66-72页
   ·问题的提出第66页
   ·多核程序设计技术第66-68页
     ·多核程序设计概论第66-67页
     ·亲和设置第67-68页
   ·多核体系中的软件性质监控技术第68-71页
     ·监控的方面封装第69页
     ·自动并行化的方面编织第69-70页
     ·线程的多核调度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2-74页
   ·全文工作总结第72页
   ·不足和将来的工作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LSD度量的体网格弯曲形变方法研究
下一篇:嵌入式可视媒体处理SoC LCD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