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脂肪酶概述 | 第9页 |
·脂肪酶的来源及产脂肪酶微生物的选育 | 第9-10页 |
·脂肪酶的结构 | 第10-15页 |
·脂肪酶的一级结构 | 第10-11页 |
·脂肪酶的二级结构 | 第11页 |
·脂肪酶的三级结构 | 第11-15页 |
·脂肪酶的催化机理 | 第15-17页 |
·重叠延伸PCR 酶与底物的结合 | 第16页 |
·四面体中间复合物的形成 | 第16页 |
·酰基-酶共价中间体复合物的形成 | 第16页 |
·脱酰基过程 | 第16-17页 |
·立题依据 | 第17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18-26页 |
·引言 | 第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化学试剂 | 第18-19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19页 |
·溶液配制 | 第19-20页 |
·PCR 引物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圆弧青霉总RNA 提取 | 第21页 |
·脂肪酶基因cDNA 片段的RT-PCR 扩增及序列测定 | 第21-22页 |
·PCR 产物的克隆、鉴定 | 第22页 |
·圆弧青霉脂肪酶cDNA 序列分析 | 第22-24页 |
·圆弧青霉脂肪酶三维模型预测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脂肪酶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质和细胞周质中的表达 | 第26-33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28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6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26页 |
·PCR 引物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三种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8-29页 |
·BL21/pTrc99a-Lip PD 表达产物的鉴定及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BL21/pET-28a-Lip PD 表达产物的鉴定及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0-31页 |
·BL21/pET-25b-Lip PD 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脂肪酶基因的定点突变 | 第33-40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6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3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33页 |
·PCR 引物 | 第33-34页 |
·培养基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突变基因的获得 | 第36页 |
·重组工程菌的构建 | 第36-37页 |
·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37-38页 |
·LipG24C 和LipA252C 最适反应温度研究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脂肪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40-45页 |
·引言 | 第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材料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2页 |
·重组毕赤酵母的平板筛选 | 第42-43页 |
·PCR 检测转化子 | 第43页 |
·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的诱导表达及产物检测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