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检察院论文

我国宪政视野下的检察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10页
第一章 检察权的历史与比较视野下的解读第10-22页
 第一节 西方检察权的起源与发展第10-15页
  一、大陆法系的检察制度第10-11页
  二、英美法系的检察制度第11-14页
  三、结论第14-15页
 第二节 苏联检察权的历史发展第15-17页
 第三节 中国检察权的起源与流变第17-22页
  一、中国古代御史制度的考察第17-18页
  二、清末检察制度的移植和中国检察制度的萌芽第18-20页
  三、民国时期检察制度的演变第20-22页
第二章 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概述第22-36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检察权属性的定位第22-29页
  一、检察权属性定位理论辨析第22-27页
  二、对当代中国检察权属性的定位——法律监督权第27-29页
 第二节 我国法律监督权的构成要素第29-31页
  一、法律监督权的主体第29-30页
  二、法律监督权的监督对象第30页
  三、法律监督权的特征第30-31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第31-36页
  一、与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区别第31-33页
  二、与人民群众监督的区别第33-34页
  三、与行政监督的区别第34-36页
第三章 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运作情况第36-43页
 第一节 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法律监督第36-39页
  一、检察机关监督侦查机关的基本理论第36页
  二、检察机关监督侦查机关的实证分析第36-39页
 第二节 检察机关对审判机关的法律监督第39-43页
  一、对刑事审判的监督第39-40页
  二、对民事行政审判的监督第40-43页
第四章 我国宪政视野下检察权的完善第43-52页
 第一节 我国检察权改革之原因分析第43-47页
  一、检察官法律监督的思想认识不强第43-44页
  二、法律的缺位第44-46页
  三、领导体制第46-47页
 第二节 我国检察权改革的具体措施第47-52页
  一、强化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第47页
  二、完善立法第47-49页
  三、理顺领导体制第49-51页
  四、建立检察官分类管理制度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诉讼中协调和解机制研究
下一篇:论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适用困境及前景--从比较刑事司法功能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