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初探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1、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一、美国学者对高校校园文化概念和形成的理解 | 第12-15页 |
(一) 对概念的理解 | 第12-13页 |
(二) 对形成的认识 | 第13-15页 |
二、美国学者对高校校园文化形态结构的划分 | 第15-24页 |
(一) 有形文化(Artifacts) | 第15-17页 |
(二) 行为方式(Perspectives) | 第17-18页 |
(三) 价值观(Values) | 第18-21页 |
(三) 哲学意念(Assumptions) | 第21-24页 |
1、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21-22页 |
2、现实与真理的本质 | 第22页 |
3、人的本性 | 第22页 |
4、人类活动的本质 | 第22-23页 |
5、人与人关系的本质 | 第23-24页 |
三、美国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 第24-30页 |
(一) 鼓励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 第24-25页 |
(二) 强调校园文化的开放性特征 | 第25-26页 |
(三) 推崇校园文化的个人主义风尚 | 第26-27页 |
(四) 突出校园文化的审美特色 | 第27-28页 |
(五) 彰显校园文化中体育文化的地位 | 第28-30页 |
四、美国高校校园文化所面临的困惑及发展趋势 | 第30-34页 |
(一) 校园文化内部的冲突与矛盾 | 第30-32页 |
1、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 | 第30-31页 |
2、宗教教义的虚幻性与师生心理危机的对立 | 第31-32页 |
(二) 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 | 第32-34页 |
1、网络化发展 | 第32-33页 |
2、小型化发展 | 第33页 |
3、国际化发展 | 第33-34页 |
五、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启示 | 第34-38页 |
(一)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自我意识 | 第34-35页 |
(二) 塑造校园文化精英代表,促使校园文化人格化 | 第35页 |
(三) 注重科学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 第35-36页 |
(四) 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服务地区文化发展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