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概述第11-21页
 第一节 股东代位诉讼的概念及其产生第11-14页
  一、股东代位诉讼的概念第11-12页
  二、股东代位诉讼的产生第12页
  三、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确立第12-14页
 第二节 股东代位诉讼的特征及其与直接诉讼的区别第14-19页
  一、股东代位诉讼的特征第14-15页
  二、股东代位诉讼与直接诉讼的区别第15-16页
  三、我国有关股东代位诉讼和直接诉讼的法律规定第16-19页
 第三节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社会经济功能第19-21页
  一、间接保护股东自身权益第19页
  二、加大股东监督公司经营活动的动力第19页
  三、加强内部控制,增强公司竞争力第19-21页
第二章 股东代位诉讼的程序第21-33页
 第一节 股东代位诉讼当事人的确定第21-27页
  一、原告的适格问题第21-23页
  二、被告的适格问题第23-24页
  三、公司的诉讼地位问题第24-26页
  四、其他股东能否参加诉讼问题第26-27页
 第二节 股东提起代位诉讼的前置程序第27-31页
  一、前置程序的概念与基本法理分析第27页
  二、我国有关前置程序的规定及其解读第27-31页
 第三节 股东代位诉讼的管辖第31-33页
  一、股东代位案件的主管问题第31-32页
  二、股东代位诉讼的管辖问题第32-33页
第三章 股东代位诉讼的诉讼时效和诉讼费用第33-45页
 第一节 股东代位诉讼的诉讼时效第33-36页
  一、诉讼时效的判断第33-34页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第34-36页
 第二节 股东代位诉讼的诉讼费用第36-45页
  一、诉讼费用的确定与承担第36-41页
  二、诉讼费用担保第41-45页
第四章 股东代位诉讼中和解与撤诉的司法审查第45-48页
 第一节 司法审查的必要性第45-46页
  一、和解与撤诉的性质第45页
  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第45-46页
 第二节 司法审查的内容和程序第46-48页
  一、司法审查的内容第46-47页
  二、司法审查的程序第47-48页
第五章 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第48-55页
 第一节 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第48-52页
  一、股东没有提起代位诉讼的利益驱动第48-49页
  二、股东缺乏实际的诉讼能力第49-50页
  三、民事诉讼程序缺乏配合代位诉讼运作的机制第50页
  四、直接救济方式取代代位诉讼的地位第50-52页
 第二节 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完善第52-55页
  一、规定原告股东的权利义务第52页
  二、细化前置程序豁免的条件第52页
  三、调整诉讼时效制度第52-53页
  四、修订诉讼费用收费标准第53页
  五、完善股东代位诉讼管辖制度第53页
  六、构建股东代位诉讼的激励机制第53-54页
  七、增强法院对和解与撤诉的审查规定的可操作性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注释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研究--以表决权制度为中心
下一篇:汽车贷款保证保险合同研究